汉江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及成因

被引:23
作者
张静 [1 ,2 ]
任志远 [1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格局; 汉江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运用MOD17A3-NPP等数据,分析汉江流域植被NPP的时空格局及其形成演变机理,为区域生态环境管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法、线性拟合法研究流域NPP的时空格局,结合相关系数法、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等方法探析成因。结果显示:(1)汉江流域植被NPP多年平均值为439 g C m-2a-1,整体呈微小的波动上升趋势,年增长幅度为3.11 g C m-2a-1。植被NPP集中分布在300—600 g C m-2a-1,占全域面积的83.65%。(2)从流域空间上看,多年平均NPP呈上游<中游<下游,各子流域内部差异呈上游>中游>下游。高值区集中分布在汉中,十堰、襄樊和荆门平均NPP呈下降趋势的所占面积最大。(3)垂直景观上植被NPP的空间分布往往受水热综合作用的影响,汉江流域降水是植被NPP累积的主要制约因素。(4)垂直方向上NPP呈规律性变化:高程上表现为"陡升-下降-缓升-陡降,坡向上为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5)浅山丘陵区NPP变化主要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高山区NPP变化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汉江流域植被NPP稳定,中下游平原区植被NPP略有下降;气候和地形特征决定了植被NPP的空间分布特征,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植被NPP的变化有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667 / 767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武陵山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时空格局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J].
孙庆龄 ;
冯险峰 ;
肖潇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4, (06) :915-924
[2]   黄土高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谢宝妮 ;
秦占飞 ;
王洋 ;
常庆瑞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1) :244-253
[3]   陕南地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时空动态演变 [J].
梁瑞 ;
任志远 .
水土保持通报, 2014, 34 (02) :86-90+94+2
[4]   基于GIS的高原植被空间格局与地形因子相关关系研究 [J].
瓮耐义 ;
刘康 ;
王纪伟 .
水土保持通报, 2014, 34 (01) :232-236
[5]   平坦低地农业区人类活动影响下地形对森林分布的影响(英文) [J].
Mette VODGAARD ;
Peder KBCHER ;
Tommy DALGAARD ;
Jesper EMOESLUND ;
JensChristian SVENNING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4, 24 (01) :76-92
[6]   基于MOD17A3的河南省NPP时空格局 [J].
王新闯 ;
王世东 ;
张合兵 .
生态学杂志, 2013, 32 (10) :2797-2805
[7]   汉江中游河谷平原植被指数时空变化及其与沙化土地动态的关联关系 [J].
陈慧 ;
杜耘 ;
肖飞 ;
王学雷 ;
严翼 ;
李元征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 (09) :1221-1226
[8]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分异 [J].
张镱锂 ;
祁威 ;
周才平 ;
丁明军 ;
刘林山 ;
高俊刚 ;
摆万奇 ;
王兆锋 ;
郑度 .
地理学报, 2013, 68 (09) :1197-1211
[9]   气候变化对陕南汉江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J].
蒋冲 ;
王飞 ;
穆兴民 ;
李锐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 28 (01) :51-57
[10]   基于MOD17A3的陕西省植被NPP变化特征 [J].
李登科 ;
范建忠 ;
王娟 .
生态学杂志, 2011, 30 (12) :2776-2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