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型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研究

被引:13
作者
刘永明 [1 ]
蒋梅先 [1 ]
葛均波 [2 ]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辨证分型; 冠状动脉造影; 再狭窄;
D O I
10.13192/j.ljtcm.2007.10.15.liuym.005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支架术后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的特点,为中医药干预再狭窄提供理论和临床方面的依据。方法:观察119位曾行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和冠脉造影复查结果,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119例患者中有46例发生再狭窄,总体再狭窄率为38.66%。总体平均再狭窄度为(31.69±38.70)%。再狭窄分布:前降支36枚(包括左主干1枚),回旋支6枚,右冠10枚。(2)各证型再狭窄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心血瘀阻证组>痰阻心脉证组>气阴两虚证组>心肾阴虚证组>气虚证组和阳气虚衰证组(72.22%VS 45.00%VS 37.50%VS 36.80%VS 20.00%VS 20.00%,χ2=10.597,P<0.05);心血瘀阻证组>非心血瘀阻证组(72.22%VS 37.60%,χ2=6.122,P<0.01);实证组>虚证组(53.4%VS 32.8%,χ2=5.183,P<0.05)。(3)各证型支架内再狭窄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心血瘀阻证组>痰阻心脉证组>心肾阴虚证组>气阴两虚证组>阳气虚衰证组>气虚证组[(49.70±43.42)%VS(34.27±38.52)%VS(27.91±38.47)%VS(22.23±35.68)%VS(17.86±35.81)%VS(15.00±30.82)%,F=2.474,P<0.05];心血瘀阻证组>非心血瘀阻证组[(49.70±43.42)%VS(27.76±37.34)%,T=2.529,P(0.05];实证组>虚证组[(39.27±40.52)%VS(23.85±36.29)%,T=2.467,P<0.05)。结论:心血瘀阻证组再狭窄发生率高、程度重,应重视PC I术后血瘀证组再狭窄的防治。
引用
收藏
页码:1355 / 135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259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冠脉造影结果的关系研究 [J].
刘永明 ;
蒋梅先 .
北京中医, 2005, (03) :131-133
[2]   疏血通在防治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中的作用 [J].
李爱华 ;
龚开政 ;
严俊峰 ;
孙晓宁 ;
凤以良 ;
张振刚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10) :879-881
[3]   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J].
潘长江 ;
王进 ;
黄楠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4, (02) :152-156
[4]   芎芍胶囊对猪冠状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重塑的影响 [J].
徐浩 ;
史大卓 ;
陈可冀 ;
马晓昌 ;
李永利 ;
孟亮 ;
袁卫民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 (08) :591-594
[5]   血府逐瘀浓缩丸防治43例冠心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J].
于蓓 ;
陈可冀 ;
毛节明 ;
郭静萱 ;
吕树铮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 (10) :585-589
[6]  
胡大一,马长生主编.心脏病学实践2005[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