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15个含油气盆地的100个大中型油气田的研究成果,分析了中国大中型油气田的结构及分布规律。指出,中国大中型油田主要分布在裂谷型盆地中,大中型气田主要分布在克拉通盆地和山前盆地中;陆相生烃岩是中国大中型油气田的主要生烃岩,生烃岩从早古生代到新生代都有,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的古近系和新近系,中国北方的侏罗系和石炭系-二叠系是中国的主要生气层,古近系、新近系、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二叠系是中国主要的生油层;大中型气田的储集层主要为陆源层(中砂岩、细砂岩和砂砾岩),其成因类型为扇三角洲和三角洲体系,碳酸盐岩储集层主要为裂缝型、风化壳型;油气藏盖层主要为均质泥岩;油气成藏期较晚,绝大多数大中型油气田形成于新生代,在早古生代地层中仍有相当储量的油气田未被发现。中国油气资源潜力丰富,大多数盆地的油气处于开发的早中期,发现大中型油气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