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后移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被引:107
作者
王宜伦 [1 ,2 ]
李潮海 [1 ]
谭金芳 [2 ]
张许 [2 ]
刘天学 [1 ]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玉米区域技术创新中心
[2] 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夏玉米; 超高产; 氮肥后移; 产量; 氮素吸收; 氮肥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后移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氮素吸收积累和氮肥效率的影响,旨在了解超高产夏玉米(≥12000kghm?2)的氮素吸收和转运特性,为实现夏玉米超高产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夏玉米施氮显著增产,增产幅度为9.62%15.95%,氮肥后移比习惯施氮增产2.27%5.33%。超高产夏玉米吐丝后氮素吸收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40.30%47.78%,保证后期氮素养分充足供应对于夏玉米达到超高产水平至关重要;氮肥后移可促进超高产夏玉米后期的氮素吸收积累,降低夏玉米茎和叶片氮素的转运率,显著增强灌浆期夏玉米穗位叶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灌浆期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蛋白质产量;氮肥后移比习惯施氮的氮肥利用率提高1.88%9.70%、农学效率提高0.96~2.21kgkg?1,以"30%苗肥+30%大喇叭口肥+40%吐丝肥"方式施用氮肥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最佳。
引用
收藏
页码:339 / 34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张志良;瞿伟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粮油籽粒品质及其分析技术.[M].何照范编著;.农业出版社.1985,
[3]   Variations in Corn Yield and Nitrogen Uptake in Relation to Soil Attributes and Nitrogen Availability Indices [J].
Nyiraneza, Judith ;
N'Dayegamiye, Adrien ;
Chantigny, Martin H. ;
Laverdiere, Marc R. .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2009, 73 (01) :317-327
[4]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叶片光合特性与碳、氮变化的影响 [J].
陈传永 ;
侯海鹏 ;
李强 ;
朱平 ;
张振勇 ;
董志强 ;
赵明 .
作物学报, 2010, 36 (05) :871-878
[5]   氮素形态对豫麦34地上器官游离氨基酸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J].
郭鹏旭 ;
熊淑萍 ;
杜少勇 ;
马新明 .
麦类作物学报, 2010, 30 (02) :326-329
[6]   氮肥不同比例分期施用对玉米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J].
赵洪祥 ;
尚东辉 ;
边少锋 ;
刘宇 ;
曹敏建 .
玉米科学, 2009, (06) :97-100
[7]   不同施氮时期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J].
夏来坤 ;
陶洪斌 ;
许学彬 ;
鲁来清 ;
王润正 ;
王璞 .
玉米科学, 2009, 17 (05) :138-140+144
[8]   植物硝酸还原酶功能的研究进展 [J].
田华 ;
段美洋 ;
王兰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10) :96-99
[9]   氮肥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J].
裴雪霞 ;
王秀斌 ;
何萍 ;
张秀芝 ;
李科江 ;
周卫 ;
梁国庆 ;
金继运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1) :9-15
[10]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 [J].
张福锁 ;
王激清 ;
张卫峰 ;
崔振岭 ;
马文奇 ;
陈新平 ;
江荣风 .
土壤学报, 2008, (05) :915-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