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六盘山林区几种主要森林植被生态水文功能研究

被引:72
作者
时忠杰
王彦辉
于澎涛
熊伟
郭浩
郭明春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所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生态水文功能; 六盘山; 冠层截留; 枯落物; 土壤水文—物理性质; 降水特性;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5.03.033
中图分类号
S715 [森林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从森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土壤层等方面分析了六盘山林区水源涵养林油松、华北落叶松、辽东栎、红桦、李灌丛及杂灌丛6种森林生态系统在水文过程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各植被类型的林冠层截留各不相同,在雨季(6~9月)辽东栎和华北落叶松的截留率相当,红桦的最小。各种植被类型的冠层月截留率除红桦外都是6月份最大,7,8,9三个月截留率呈波动状下降,但均为7月份的截留量最多,而红桦在6,7,8月份的截留率相当,9月份的较小;枯落物最大持水深以红桦的最大,灌丛类型的最小;土壤水文特性各异,0~80cm土层平均容重以红桦的最小,油松的最大,总孔隙度以红桦的最大,油松的最小,非毛管孔隙度以杂灌丛的最大,华北落叶松的最小,从土壤持水深看,0~80cm土层的杂灌丛土壤最大持水量最大,油松的最小;0~80cm土壤毛管持水量以华北落叶松的最大,红桦的次之,李灌丛的最小。同时对山区的降水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降水量随海拨高度增加降水量增加,平均每100m抬升雨量5 28%,至海拨2640m以后降水量又开始下降,平均每100m递减4 27%。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湘西南沟谷森林土壤水文—物理特性与涵养水源功能研究 [J].
吴建平 ;
袁正科 ;
袁通志 .
水土保持研究, 2004, (01) :74-77+81
[2]   黄前库区森林土壤蓄水能力研究 [J].
李德生 ;
张萍 ;
张水龙 ;
尹建道 ;
鲁法典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25-28
[3]   森林水文学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J].
谭芳林 .
福建林业科技, 2002, (04) :47-51
[4]   森林凋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J].
朱金兆 ;
刘建军 ;
朱清科 ;
吴钦孝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Z1) :30-34
[5]   贡嘎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林冠截留特征研究 [J].
谢春华 ;
关文彬 ;
吴建安 ;
程根伟 ;
罗辑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4) :68-71
[6]   我国植被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进展 [J].
韦红波 ;
李锐 ;
杨勤科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4) :489-496
[7]   贡嘎山冷杉纯林地被物及土壤持水特性 [J].
程金花 ;
张洪江 ;
余新晓 ;
张东升 ;
赵玉涛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3) :45-49
[8]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降水截留规律的数量分析 [J].
温远光,刘世荣 .
林业科学, 1995, (04) :289-298
[9]   滇中不同群落结构云南松林的水文作用 [J].
刘文耀 ;
刘伦辉 ;
郑征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2, (02) :38-45
[10]   林冠截留与大气降水关系的数学模型 [J].
孔繁智 ;
宋波 ;
裴铁璠 .
应用生态学报, 1990, (03)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