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血清MMP-9、hs-CRP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刘超猛 [1 ]
孟瑶 [1 ]
李浩浩 [1 ]
张桂青 [2 ]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2]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卒中;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超敏C反应蛋白; 运动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运动功能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4例IS患者随机分成低频刺激组、高频刺激组和假刺激组,各1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处理和康复训练,低频刺激组在健侧初级运动皮质区(M1)以0.5 Hz的rTMS进行治疗,高频刺激组患侧M1区以10 Hz的rTMS治疗,假刺激也在患侧M1区进行操作,不通电流,只有声音,治疗每天1次,每周5 d,共3周。分别于治疗前3 d及治疗3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组患者血清MMP-9和hs-CRP水平,同时行患侧简易运动功能评估(FMA)并记录患侧M1区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和血清MMP-9及hs-CRP表达差异。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MMP-9和hs-CRP浓度、FMA得分、MEP潜伏期及CM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低频和高频刺激组血清MMP-9和hs-CRP浓度均低于假刺激组,上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假刺激组,MEP潜伏期和CMCT均较假刺激组缩短(P<0.05);低频和高频刺激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rTMS治疗组(低频与高频)血清MMP-9和hs-CRP浓度与相应的上下肢FMA评分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 rTMS可加速IS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可能与下调血清MMP-9和hs-CRP表达水平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缺血脑卒中和出血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比较研究 [J].
潘明罗 ;
邵大荣 ;
刘燕红 ;
李文兴 ;
赵瑞萌 ;
潘发明 ;
蒋善群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5, 19 (09) :883-886
[2]   1Hz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 [J].
赵利娜 ;
张志强 ;
张立新 ;
梁维娣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 21 (02) :216-219
[3]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J].
朱卫香 ;
刘彦敏 ;
韩亚军 ;
王大力 .
疑难病杂志, 2014, 13 (11) :1111-1113+1117
[4]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J].
吴冰洁 ;
郭记宏 ;
岳崴 ;
曹慧芳 ;
刘敏 .
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7 (23) :2751-2753+2760
[5]   高频及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J].
薛慧 ;
王宝军 ;
刘国荣 ;
李月春 ;
项文平 ;
张军 ;
徐颖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3, 28 (11) :1030-1034
[6]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MMP-9、Hs-CRP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 [J].
朱卫香 ;
刘彦敏 ;
韩亚军 ;
张丽 .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2, 28 (04) :341-343
[7]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大鼠运动诱发电位皮质潜伏时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的影响 [J].
马玉娟 ;
黄杰 ;
方征宇 ;
王秋 ;
尤春景 .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 26 (10) :898-902
[9]   Efficacy of Coupling Inhibitory and Facilitator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o Enhance Motor Recovery in Hemiplegic Stroke Patients [J].
Sung, Wen-Hsu ;
Wang, Chih-Pin ;
Chou, Chen-Liang ;
Chen, Yi-Cheng ;
Chang, Yue-Cune ;
Tsai, Po-Yi .
STROKE, 2013, 44 (05) :1375-1382
[10]  
Multiple atherosclerosis-related biomarkers associated with short- and long-term mortality after stroke[J] . Cangel Pui-yee Chan,Hui-lin Jiang,Ling-yan Leung,Wai-man Wan,Nga-man Cheng,Wai-sze Ip,Kwan-yee Cheung,Rebecca Wing-yan Chan,Lawrence Ka-sing Wong,Colin Alexander Graham,Reinhard Renneberg,Timothy Hudson Rainer. Clinical Biochemistry . 2012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