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应力侵蚀

被引:17
作者
艾南山
机构
[1] 兰州大学地理系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剪切面; 节理面; 活动性; 主压应力; 板块碰撞; 泥石流沟; 侵蚀作用; 剥蚀作用; 河道; 展布方向;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1987.01.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一般都将侵蚀视为外营力的作用过程。本文研究了新构造应力和自重应力场对侵蚀的作用。节理、河流展布方向.都受到新构造应力场的控制,而自然界比较广泛分布的残留地形。又是在应力场作用下选择侵蚀的结果。由于板块碰撞形成的新构造应力场活动强度.具有时间和空间变化,而侵蚀活动的强弱亦具有类似的时空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计算机绘制砾向组构等密图 [J].
赵镇 ;
艾南山 .
沉积学报, 1985, (01) :120-127
[2]   南迦巴瓦峰地区泥石流概要 [J].
刘世建 .
山地研究, 1984, (03) :212-215
[3]   东北地区的泥石流 [J].
钟敦伦 ;
杨庆溪 ;
杨仁文 .
山地研究, 1984, (01) :36-42
[4]   祁连山冷龙岭的冰川分布与新构造应力场 [J].
艾南山 ;
伍光和 ;
赵镇 .
兰州大学学报, 1982, (04) :182-183
[5]   东南沿海水系及新构造应力场 [J].
艾南山 ;
梁国昭 ;
Scheidegger ;
A. E .
地理学报, 1982, (02) :111-122
[6]  
The significance of surface joints[J] . Adrian E. Scheidegger.Geophysical Surveys . 1984 (3)
[7]  
On the theory of the evaluation of joint orientation measurements[J] . F. Kohlbeck,A. E. Scheidegger.Rock Mechanics Felsmechanik Mecanique des Roches . 197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