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小东海全新世——现代礁岩的成岩作用

被引:17
作者
沙庆安
潘正莆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礁坪; 包壳; 珊瑚藻; 显微照片; 薄片; 有孔虫; 成岩作用; 地质作用; 造礁生物; 全新世; 海南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礁岩,或称生物礁岩,是生物礁在岩石学研究范畴里的统称,它是碳酸盐岩中重要的一类。礁岩的主要格架组分决定于造礁生物的门类,它在各地质历史时期随着生物演化而不同,如晚前寒武纪为叠层石礁(藻礁)、寒武纪—奥陶纪早期多为古杯礁和海绵礁、奥陶纪中期—泥盆纪多为苔藓虫礁、层孔虫礁和(床板)珊瑚礁、石炭纪—二叠纪多为石灰藻礁和(四射)珊瑚礁、三叠纪—白垩纪多为石灰藻礁和(六射)珊瑚礁、第三纪—现代则为(六射)珊瑚礁和石灰藻礁。实际上,生物礁的构成是生物与非生物诸因素,如生物作用、沉积作用、机械破坏作用和胶结作用等建造与改造互相作用的过程。所以,礁岩的构造、结构、组分、成岩作用变化等,比起其它类型碳酸盐岩要复杂得多。对礁岩成岩作用的研究会对生物礁的形成发展获得更细致的认识,对分析认识古代生物礁和礁岩的形成、环境变化、相带划分及岩石学特征等方面也会有所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27+391 +391-39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海南岛鹿回头珊瑚礁的形成年代及其对海岸线变迁的反映 [J].
赵希涛 .
科学通报 , 1979, (21) :995-998
[2]   海南岛鹿回头珊瑚岸礁的沉积相带 [J].
王国忠 ;
周福根 ;
吕炳全 ;
全松青 ;
闵秋宝 .
同济大学学报, 1979, (02) :70-89
[3]   西沙群岛现代海滩岩岩石学初见 [J].
黄金森 ;
朱袁智 ;
沙庆安 .
地质科学, 1978, (04) :358-364+395
[4]   海南岛全新世海滩岩 [J].
赵希涛 ;
沙庆安 ;
冯文科 .
地质科学, 1978, (02) :163-173+194
[5]   海南岛南部一地全新世生物屑灰岩的成岩作用 [J].
沙庆安 .
地质科学, 1977, (02) :172-178+185
[6]  
海南岛浅水造礁石珊瑚[M]. 科学出版社 , 邹仁林等编写,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