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M地形信息因子的量化关系模拟——以陕北黄土高原的实验为例

被引:6
作者
朱红春 [1 ]
刘海英 [2 ]
汤国安 [3 ]
崔先国 [1 ]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山东科技大学理学院
[3]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土高原; DEM; 地形信息因子; 量化模拟;
D O I
10.16452/j.cnki.sdkjzk.2006.02.005
中图分类号
P217 [地形测绘和地形图测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土高原地区各种地貌类型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地貌形态可以看成是各种地形信息因子复合在一起的一个函数。基于1:10000DEM数据,在六个实验区内各随机选择两个完整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以沟壑密度作为因变量,以整个流域的平均坡度、平均坡长和海拔高差(即流域内的地面起伏度)为自变量进行量化模拟。实验证明沟壑密度与坡度、相对高差和坡长之间呈现一种很强的多元线性相关关系,综合模拟三个不同因子与沟壑密度之间的量化相关关系,对整体研究黄土高原地貌的成因机理和形态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自1:10000比例尺DEM提取地形起伏度——以陕北黄土高原的实验为例 [J].
朱红春 ;
陈楠 ;
刘海英 ;
汤国安 .
测绘科学, 2005, (04) :86-88+7
[2]   基于DEM提取黄土丘陵区沟沿线 [J].
朱红春 ;
汤国安 ;
张友顺 ;
易红伟 ;
李明 .
水土保持通报, 2003, (05) :43-45+61
[3]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网络自动制图技术研究 [J].
闾国年 ;
钱亚东 ;
陈钟明 .
测绘学报, 1998, (02) :3-5
[4]  
汤国安,赵牡丹[编著].地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  
李志林,朱庆著.数字高程模型[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