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甘孜造山带西部碰撞结合带中生代多岛弧盆收缩史

被引:7
作者
戴宗明 [1 ,2 ]
孙传敏 [2 ]
机构
[1] 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2]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院
关键词
松潘-甘孜; 中生代; 义敦岛弧; 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经过对近年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总结,认为松潘-甘孜造山带西部碰撞结合带在古生代以后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即晚三叠世的岛弧盆收缩期,侏罗纪至白垩纪的碰撞造山期,新生代的陆内走滑、推覆改造和高原隆升期。晚三叠世俯冲碰撞作用强烈,形成了一系列火山弧和火山岩浆弧;侏罗纪至白垩纪发生的俯冲碰撞造山,形成了以弧-陆碰撞造山为主,并有弧-弧碰撞造山、弧后挤压造山等多种形式的、复杂的复合造山带;在古近纪、新近纪经历强烈的走滑、推覆改造活动;在第四纪由于高原隆升形成了现今的新生代山脉。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四川义敦地区上三叠统曲嘎寺组岩相古地理研究 [J].
戴宗明 ;
孙传敏 .
四川地质学报, 2008, 28 (04) :266-271
[2]   松潘-甘孜造山带义敦岛弧中段三叠纪火山-沉积盆地的演化 [J].
戴宗明 ;
孙传敏 .
地质通报, 2008, (06) :799-813
[3]  
川西地区侏罗纪海相地层.[M].王全伟等; 著.地质出版社.2008,
[4]  
东特提斯地质构造形成演化.[M].潘桂棠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5]  
中国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造山过程.[M].许志琴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