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凹陷下第三系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英文)

被引:18
作者
朱筱敏
钟大康
张琴
张莉
机构
[1] 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北京昌平,中国北京昌平,中国北京昌平,中国北京昌平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次生孔隙; 惠民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1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惠民凹陷下第三系砂岩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交代和重结晶等多种成岩作用。其中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对储层性质影响最大。压实作用的平均减孔率为0.78%/100m,中部和南部较高,北部较低。胶结作用对储层性质的影响表现在埋深大于1500m以后,其减孔率为8-20%。溶蚀作用主要出现在1400-2500m和2700-4000m两个深度段,以长石溶蚀为主,其次是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作用,溶蚀作用新增的孔隙度大约为4-14%。砂岩经历了早成岩A、早成岩B和晚成岩A阶段,目前大多处于晚成岩A2期。砂岩储层孔隙可以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大类。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9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