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率变异系数的几种计算方法——以麻黄山西区块宁东油田2、3井区为例

被引:13
作者
朱小影
周红
余训兵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宁东油田; 渗透率变异系数; 统计学方法; DykstraH方法; 洛伦兹曲线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渗透率变异系数VK反映样品偏离整体平均值的程度,是评价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最重要参数。介绍了三种渗透率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统计学方法、Dykstra H方法和洛伦兹曲线法,并用三种方法分别计算了宁东油田2、3井区的延8和延9层的渗透率变异系数,比较了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实践应用表明,洛伦兹曲线法比较适合本地区的研究,因为它所求出的VK值在0和1之间,具有较强的可比性,能很明确的反应各层位非均质性的程度,而且适合任何分布类型的油藏;统计学方法计算的渗透率变异系数在0∞之间,用这种方法计算的VK很难建立起该油藏非均质程度的概念;Dykstra H方法适用范围很小,仅适应于渗透率接近于呈对数正态分布的油藏,对本区不太适合。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盒2、3段沉积微相研究 [J].
罗东明 ;
陈召佑 ;
吝文 ;
苑保国 ;
向树安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 (05) :21-24
[2]   靖边气田马五1+2气藏储层非均质性评价 [J].
晏宁平 ;
张宗林 ;
何亚宁 ;
汪关锋 .
天然气工业, 2007, (05) :102-103+157
[3]   东辛油田东营组LH断块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J].
李浩 .
地质找矿论丛, 2006, (04) :294-298
[4]   渗透率变异系数不同计算方法分析 [J].
李俊玲 .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06, (12) :10-11
[5]   文13北油藏非均质性研究 [J].
于银华 ;
喻高明 ;
李凌高 .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6, (07) :73-76
[6]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几种表征方法[J]. 董桂玉,何幼斌,徐徽,彭寿昌,王宏伟,辛长静.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5(S4)
[7]   八面河油田沙三段储层砂体层内非均质性研究与探讨 [J].
刘满仓 ;
胡明毅 ;
胡忠贵 ;
李霞 .
上海地质, 2005, (04) :14-16+20
[8]   赵凹区油藏非均质性研究 [J].
毛英雄 ;
刘德华 .
西部探矿工程, 2005, (11) :96-97
[9]   明一西块油藏非均质性研究 [J].
王芳 ;
刘德华 ;
曹宝军 .
西部探矿工程, 2004, (09) :92-93+99
[10]   洛伦茨曲线在油藏工程中的应用 [J].
康晓东 ;
刘德华 ;
蒋明煊 ;
刘祖林 .
新疆石油地质, 2002, (01) :65-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