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松林野生食用菌物种多样性及保护对策

被引:42
作者
于富强
刘培贵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昆明
关键词
Pinus yunnanensis; 菌根性食用菌; 野生贸易真菌; 物种多样性; 保护与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46 [菌类(食用菌)];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近年来 ,随着野生食用菌的商业化采收规模急剧扩大 ,云南松 (Pinusyunnanensis)林下野生食用菌尤其是野生贸易真菌的种类和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作者于 2 0 0 0 - 2 0 0 4年夏 ,对滇中及其邻近地区云南松林下野生食用菌的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作者共采集、鉴定标本 4 5 7号 ,并对他人采自云南松林下的 15 2号馆藏标本也进行了重新鉴定 ,共统计野生食用菌 2 7科 39属 14 7种 (含变种、变型 ) ;同时对市场上出售的采自云南松林下的野生食用菌类群也进行了调查统计 ,共收集、鉴定标本 16 7号 ,计 2 1科 33属 97种 (含变种、变型 )。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记录云南松林产野生食用菌共计 2 7科 4 3属 2 11种 (含变种、变型 ) ,野生贸易真菌有 2 3科 35属 111种 (含变种、变型 )。其中红菇科 (Russulaceae)的种数最多 ,包括红菇属 (Russula) 32种 ,乳菇属 (Lactarius) 17种 ,分别占总种数的 15 .17%和8.0 6 % ;牛肝菌科 (Boletaceae)占第二位 ,有 4 1种 ,占总种数的 19.4 3%。其次是口蘑科 (Tricholomataceae) 17种 ,占总种数的 8.0 6 %。丛枝瑚菌科 (Ramariaceae)有 11种 ,乳牛肝菌科 (Suillaceae) 11种 ,鸡油菌科 (Cantharellaceae) 9种 ,三者的种数占总种数的百分比分别为 5 .2 1%、5 .2 1%和 4 .2 7%。在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吉林省松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 [J].
孙刚 ;
王振堂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9, (04) :69-70
[2]   块菌资源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J].
陈应龙 ;
弓明钦 .
中国食用菌, 2000, (05) :6-7
[3]   保护松茸生态环境促进松茸可持续发展——关于恢复与发展云南松茸的探讨 [J].
弓明钦 ;
王凤珍 ;
陈羽 ;
陈应龙 ;
曹嘉相 ;
苏联军 .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05) :562-567
[4]   松茸群生物资源及其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 [J].
刘培贵 ;
袁明生 ;
王向华 ;
孙佩琼 ;
杨雪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3) :54-61
[5]   我国南方松外生菌根资源调查 [J].
花晓梅,姜春前,刘国龙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5, (03) :29-36
[6]   云南野生贸易真菌资源调查及研究 [J].
王向华 ;
刘培贵 .
生物多样性, 2002, (03) :31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