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臭氧总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28
作者
韦惠红
郑有飞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关键词
臭氧; 纬向分布; 周期振荡;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6.03.016
中图分类号
P421.33 [臭氧层];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臭氧总量的地理分布特征,把我国划分成7个区域,利用卫星观测的TOMS和SBUV资料对这7个区域上空的臭氧总量多年(1979—2003年)的纬向偏差分布、年际变化、周期分布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臭氧总量常年大于西部地区的臭氧总量,青藏高原、西北高原与东部同纬度地区相比,在夏季差别最大,冬季最小。四川盆地上空的臭氧总量常年比周围地区要高。研究还表明,每个区域都存在准2 a、4~5 a和8~10 a的周期振荡。
引用
收藏
页码:390 / 3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南极臭氧总量变化的多尺度分析 [J].
杨明珠 ;
王卫国 ;
吴涧 ;
杨成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6) :439-442
[2]   大气臭氧周期变化的小波分析 [J].
马红皎 ;
柯熙政 ;
王卫国 .
陕西天文台台刊, 1998, (02) :83-87
[3]   近十五年全球臭氧变化 [J].
任福民 ;
王梅华 ;
周秀骥 ;
李维亮 ;
史久恩 .
气象学报, 1998, (04) :102-109
[4]   中国地区对流层臭氧变化和分布的数值研究 [J].
王喜红 ;
李兴生 .
气象学报, 1998, (03) :78-93
[5]   大气臭氧准两年周期振荡 [J].
李延龙 ;
陈朝阳 ;
李双科 .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1997, (04) :97-102
[6]   大尺度山地上空臭氧亏损及其变化趋势 [J].
邹捍 ;
郜永祺 .
山地研究, 1997, (04) :209-213
[7]   中国地区臭氧总量变化与青藏高原低值中心 [J].
周秀骥 ;
罗超 ;
李维亮 ;
史久恩 .
科学通报, 1995, (15) :1396-1398
[8]   利用SAGEⅡ遥感分析我国上空平流层臭氧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J].
陈洪滨,许丽生 ;
王普才 .
应用气象学报, 1995, (02) :240-245
[9]   中国北京和昆明地区大气臭氧层的异常变化 [J].
魏鼎文 ;
赵延亮 ;
秦芳 ;
郭世昌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4, (16) :1509-1511
[10]  
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M].丁一汇主编;秦大河总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