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例性偏离份额模型的区域经济增长分析——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25
作者
曹卫东
朱胜清
罗健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比例性偏离份额模型; 标准化增速; 竞争优势; 结构优势;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3.02.006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K902 [];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0705 ;
摘要
比例性偏离份额模型实现了偏离份额分析从区域考察期增量中分离出区域经济结构差异和规模差异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目标。新结构分量同时测度区域产业规模结构和增速结构差异,揭示了区域规模和增速占优产业的集中分布情况。安徽省各地级市2001—2010年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只有合肥和芜湖同时拥有竞争优势和结构优势;宿州、六安和池州竞争优势明显,但结构优势不足;而竞争优势不足,却拥有一定结构优势的有亳州、蚌埠、阜阳、马鞍山、铜陵、巢湖和黄山;其余的淮南、淮北、安庆、滁州和宣城竞争优势和结构优势都不足。以环比式动态算法下区域分量和结构分量历年变更情况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竞争优势和结构优势动态演变过程,可划分出5种演变类型:竞争增强结构优化型、竞争增强结构衰退型、竞争减弱结构优化型、竞争减弱结构衰退型和结构相对稳定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基于偏离—份额法的我国农民收入结构演进的省际比较 [J].
万年庆 ;
李红忠 ;
史本林 .
地理研究, 2012, 31 (04) :672-686
[2]   基于偏离-份额的新疆主导产业识别 [J].
孙慧 ;
欧娜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1, (05) :45-49
[3]   中国地区专业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1990~2007年 [J].
蒋媛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10) :3-20
[4]   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偏离份额分析 [J].
葛军 ;
刘家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6) :760-765
[5]   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对江苏经济增长的影响 [J].
王桂涛 .
工业技术经济, 2011, 30 (02) :49-54
[6]   地铁城市人口分布演变规律研究——以日本福冈市为例 [J].
王纯彬 ;
外尾一则 .
地理科学, 2010, 30 (04) :516-520
[7]   基于SSM的伊犁河流域主导产业选择定量化研究 [J].
陈忠升 ;
陈亚宁 ;
李卫红 ;
陈亚鹏 .
山地学报, 2010, 28 (02) :199-205
[8]   经济增长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圈层的形成——基于四因素偏离-份额模型的分析 [J].
杨盛标 ;
张亚斌 .
求索 , 2010, (02) :12-14
[9]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经济发展动态分析——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角度 [J].
岳敏 ;
李含琳 .
人文地理, 2009, (02) :96-101
[10]   1951~2004年西藏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机理 [J].
刘刚 ;
沈镭 .
地理学报, 2007, (04) :36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