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陕南大暴雨的结构及成因分析

被引:39
作者
毕宝贵
鲍媛媛
李泽椿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关键词
暴雨; 热源; 湿位涡; 条件不稳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通过诊断分析发现:(1)“02.6”强降水与6月上旬越赤道气流和季风爆发密切相关,携带大量水汽的偏南气流与冷空气于6月8日交汇在西北地区东部,导致了这次强降水的发生;(2)与暴雨区相联系,存在横越低空急流的经向垂直环流,暴雨区处于该垂直环流的上升支;(3)偏南和偏东气流水汽通道在西北地区东部交汇,水汽的辐合积聚主要在对流层低层和行星边界层内完成;(4)整层的视热源高值区在暴雨区附近呈东北—西南向分布,与切变线走向非常一致,降水产生的凝结潜热释放是强降水区大气的主要热源。同时,在大尺度上升运动区中低层存在一个条件对称不稳定建立的机制,使得在暴雨区,既存在深厚的热力不稳定机制,又存在水汽输入机制和热力不稳定的触发机制,从而形成强暴雨。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03.7”梅雨锋暴雨的中尺度模拟和诊断分析 [J].
张冰 ;
胡隐樵 ;
傅培健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3) :378-386
[2]   长江中下游梅雨量与西北地区东部夏季降水的联系 [J].
王晓芳 ;
谢金南 ;
罗哲贤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6) :857-864
[3]   2002年6月8~9日陕南大暴雨系统的中尺度分析 [J].
毕宝贵 ;
刘月巍 ;
李泽椿 .
大气科学, 2004, (05) :747-761+805
[4]   长江流域、华北降水特征与南亚高压的关系分析 [J].
黄燕燕 ;
钱永甫 .
高原气象, 2004, (01) :68-74
[5]   98.7"特大暴雨低涡的螺旋度和动能诊断分析 [J].
侯瑞钦 ;
程麟生 ;
冯伍虎 .
高原气象, 2003, (02) :202-208
[6]   高原及冷空气对1998和1991年夏季西太副高及雨带的影响 [J].
宋敏红 ;
钱正安 .
高原气象, 2002, (06) :556-564
[7]   陕西2002-06-08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J].
吴宇华 ;
段昌辉 ;
梁新兰 .
陕西气象, 2003, (01) :4-7
[8]   青藏高原东侧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J].
王川 .
陕西气象, 2003, (01) :11-13
[9]   西北区东部一次暴雨的数值模拟试验 [J].
王劲松 ;
李耀辉 ;
康凤琴 ;
张华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2, (03) :258-266
[10]   “96.1”高原暴雪过程三维条件性对称不稳定的数值研究 [J].
王文 ;
程麟生 .
高原气象, 2002, (03) :22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