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禾谷类作物种质资源地理分布及其富集中心研究

被引:57
作者
刘旭
黎裕
曹永生
董玉琛
方沩
陆平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禾谷类作物; 地理分布; 富集中心; 特有资源;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9.01.011
中图分类号
S51 [禾谷类作物];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对中国禾谷类作物地方品种资源的地理分布和多样性分析,提出了水稻、小麦、玉米、谷子、黍稷、高粱、燕麦等作物种质资源的富集中心;同时,对分布于中国的禾谷类糯性、裸粒、矮秆和育性等特有基因资源进行了探讨。该项研究结果对于加速特有基因的发掘和高效利用以及作物起源演化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171+169 +17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农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J].
刘旭 ;
郑殿升 ;
董玉琛 ;
朱德蔚 ;
方嘉禾 ;
费砚良 ;
贾敬贤 ;
蒋尤泉 ;
杨庆文 ;
王述民 ;
黎裕 ;
曹永生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8, 9 (04) :411-416+408
[2]   我国普通小麦核心种质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J].
郝晨阳 ;
董玉琛 ;
王兰芬 ;
游光霞 ;
张洪娜 ;
盖红梅 ;
贾继增 ;
张学勇 .
科学通报, 2008, (08) :908-915
[3]   我国部分小麦地方品种Waxy基因多样性研究 [J].
杜小燕 ;
郝晨阳 ;
张学勇 ;
马正强 ;
游光霞 ;
王兰芬 ;
董玉琛 .
作物学报, 2007, (03) :503-506
[4]   云南省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类型及其品种的地理和生态分布 [J].
伍少云 ;
孙荣 ;
奉有壁 .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S1) :1-6
[5]   利用矮败小麦建立高效育种技术新体系 [J].
杨丽 ;
王山荭 ;
刘秉华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4, (05) :8-10
[6]   中国主要农作物种质资源地理分布 [J].
曹永生 ;
张贤珍 ;
白建军 ;
龚高法 .
地理学报, 1997, (01) :10-17
[7]   勐海四路糯玉米品种的亲缘分析 [J].
曾孟潜 ;
杨太兴 ;
王璞 .
遗传学报, 1981, (01) :91-96+104
[8]  
中国栽培稻地方种资源等位基因地理分布及遗传多样性保护研究[D]. 魏兴华.浙江大学 2002
[9]  
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董玉琛,刘旭总主编, 2006
[10]  
主要栽培植物的世界起源中心[M]. 农业出版社[苏]瓦维洛夫(Н·И·Вавилов) 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