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龙湖近百年来湖泊沉积物有机碳、氮稳定同位素变化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23
作者
吴汉
常凤琴
张虎才
段立曾
张晓楠
彭卫
张云
刘琪
刘峰文
机构
[1] 云南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治理研究院生态学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碳、氮同位素; 有机质; 生态环境演变; 人类活动; 异龙湖;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2008.010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通过对异龙湖沉积物岩芯(YLH-1)样品有机碳、氮及其稳定同位素、C/N值测定,结合人类活动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了近百年来异龙湖沉积物有机质的来源,探讨受人类活动影响下湖泊的生态环境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异龙湖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别为-25.9‰~-22.5‰和0.5‰~4.7‰,C/N值16.4~20.4,表明异龙湖有机质主要受大型水生植物影响,而藻类和陆源有机质贡献较小。δ13C逐渐偏负的过程反映了异龙湖富营养化加剧的过程,可能与藻类吸收有机质降解产生的CO2有关,而δ15N的变化则与流域内工业污染物、农业化肥和大气氮沉降有关。异龙湖的生态环境变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湖泊初级生产力较低,水质好,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湖泊生产力迅速提高,富营养化程度加剧,水质恶化,藻类大量繁殖; 20世纪90年代之后,湖泊处于高生产力水平,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因此,未来管理部门要重视人类活动对湖泊生态环境影响,加强湖泊生态环境治理,改善湖泊生态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2478 / 248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异龙湖不同湖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王振方,张玮,杨丽,徐玉萍,赵风斌,王丽卿.环境科学. 2019(05)
[2]   滇东湖泊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与元素组成特征 [J].
梁红 ;
黄林培 ;
陈光杰 ;
康文刚 ;
刘园园 ;
王教元 ;
朱庆生 ;
刘术 ;
邓颖 .
湖泊科学, 2018, 30 (05) :1400-1412
[3]   异龙湖水质及水生生态系统演变趋势 [J].
刘薇 ;
宁平 ;
孙鑫 ;
马强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 41(S1) (S1) :281-287
[4]   珠江流域五大高原湖泊近10年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J].
刘晓丹 ;
单凤霞 ;
刘珩 .
环境科学导刊, 2017, 36 (06) :38-42
[5]   草海沉积物有机质空间分布与来源识别 [J].
杨海全 ;
陈敬安 ;
宋以龙 ;
王敬富 ;
陆顶盘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 36 (08) :1-9
[6]   异龙湖湿地大型水生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J].
周虹霞 ;
刘卫云 ;
孔德平 ;
杨发昌 ;
范亦农 ;
陈静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6, 39 (09) :199-203
[7]   云南抚仙湖沉积物有机质来源与时空变化特征 [J].
宋以龙 ;
陈敬安 ;
杨海全 ;
丁薇 ;
陶红波 ;
罗婧 ;
王敬富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6, 35 (04) :618-624+607
[8]   滇池流域宝象河水库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来源 [J].
秦俊 ;
杨浩 ;
张明礼 ;
谢标 ;
李婧 ;
孙盼盼 ;
王延华 .
地理研究, 2015, 34 (01) :53-64
[9]   异龙湖藻类群落特征及环境响应关系 [J].
李杰 ;
陈静 ;
赵磊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 37(S2) (S2) :58-61+230
[10]   异龙湖近20年来营养盐与水生生态系统变化 [J].
魏翔 ;
唐光明 .
环境科学导刊, 2014, 33 (02)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