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措施对长期免耕双季稻田土壤碳库的影响

被引:24
作者
孙国峰 [1 ]
陈阜 [1 ]
李琳 [1 ]
伍芬琳 [1 ]
肖小平 [2 ]
张海林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重点实验室
[2]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免耕; 轮耕; 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双季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4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针对南方稻田长期免耕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选择湖南省双季稻区连续7年免耕稻田,进行了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的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的变化情况及其对土壤碳库影响的研究,以期为建立合理的轮耕周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0~20 cm平均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均为旋耕>连续免耕>翻耕。与连续免耕相比,旋耕有利于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比连续免耕提高了5.08%),翻耕则会促进土壤活性有机碳分解(比连续免耕降低了2.73%)。晚稻收获时0~20 cm平均碳库管理指数也表现为旋耕>连续免耕>翻耕,其中翻耕使碳库管理指数整体上显著降低(比连续免耕降低了21.7%);旋耕略有提高(比连续免耕提高了3.9%),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总之,与连续免耕相比,翻耕可促进土壤活性有机碳分解,进而显著降低碳库管理指数;但旋耕差异不显著(P<0.05)。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长期施肥对我国典型土壤活性有机质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J].
徐明岗 ;
于荣 ;
孙小凤 ;
刘骅 ;
王伯仁 ;
李菊梅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4) :459-465
[2]   保护性耕作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J].
李琳 ;
李素娟 ;
张海林 ;
陈阜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3) :106-109
[3]   南方稻田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进展与研究对策 [J].
章秀福 ;
王丹英 ;
符冠富 ;
李华 .
土壤通报, 2006, (02) :2346-2351
[4]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J].
张金波 ;
宋长春 ;
杨文燕 .
中国环境科学, 2005, (03) :343-347
[5]   土壤活性有机质及其与土壤质量的关系 [J].
王清奎 ;
汪思龙 ;
冯宗炜 ;
黄宇 .
生态学报, 2005, (03) :513-519
[6]   六盘山林区几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比较 [J].
吴建国 ;
张小全 ;
徐德应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5) :657-664
[7]   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J].
沈宏 ;
曹志洪 .
生态学报, 2000, (04) :663-668
[8]   江苏省稻麦复种合理轮耕制的研究 [J].
黄细喜 ;
刘世平 ;
陈后庆 ;
邵达三 .
土壤学报, 1993, (01) :9-18
[9]  
N Stockfisch,T Forstreuter,W Ehlers.Ploughing effects on soil organic matter after twenty years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in Lower Saxony, Germany[J].Soil & Tillage Research,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