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决事实无需证明的法理基础与适用规则

被引:43
|
作者
吴英姿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预决效力; 既判力遮断效; 争点排除效; 免证规则;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7.02.006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最高法院创建"预决事项无需证明"证据规则时,由于理论基础不明,制度逻辑不能自洽,不仅给学理解释造成障碍,而且导致审判上适用的不统一,在客观上有损司法公正。前诉裁判认定的事实后诉法院可以直接认定,即判决的预决效力,既不同于司法认知或公文书载明的事实,亦不能简单地用诉讼上诚实信用原则来解释,本质上是"不容再争议性"。大陆法系既判力遮断效和英美法系争点排除效都是关于前诉裁判对争议事实的判断对后诉所应有的约束力,虽然在理论表述上各有侧重,但在制度上高度重合,体现了司法的内在规律,堪为预决效力的法理基础。就二者取长补短,可以建构统一的预决效力生成要件和预决事实免于证明的适用规则。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