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2007年新疆耕地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被引:13
作者
杨蕾蕾
刘新平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耕地;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超载指数; 新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新疆近10年的耕地生态足迹,评价该区域耕地是否处于可持续利用的状态。【方法】生态足迹模型。【结果】在研究时段内新疆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经历5个变化阶段,总体上呈现增加趋势,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由1995年的0.4208hm2上升至2007年的0.4957hm2,增加了17.80%。而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经历了3个变化阶段,总体上则是呈现减少趋势,从1995年的0.2155hm2下降到2007年的0.1987hm2,下降了7.80%。耕地的生态赤字呈小幅变化,整体处于增强趋势,由1995年的0.2052hm2增长为2007年的0.2971hm2。在分析时段内,耕地生态超载指数呈小幅度变化,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由1995年的0.95增加到2007年的1.50。【结论】研究时段内,耕地生态超载指数均大于零,说明新疆的耕地承载力处于超负荷利用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1456 / 146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基于生态足迹的河南省耕地利用状况分析 [J].
赵红娟 ;
蔡银莺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5) :40-45
[2]   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J].
黄林楠 ;
张伟新 ;
姜翠玲 ;
范晓秋 .
生态学报, 2008, (03) :1279-1286
[3]   辽宁省耕地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J].
桑秋 ;
苏飞 ;
张平宇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03) :1142-1143+1173
[4]   生态足迹在城市规划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以苏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 [J].
寇刘秀 ;
包存宽 ;
蒋大和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1) :119-123
[5]   基于生态足迹的新疆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J].
王进 ;
张丽 .
新疆财经, 2007, (05) :18-22
[6]   生态足迹改进模型及在江苏省耕地利用评价中的应用 [J].
刘钦普 ;
林振山 ;
冯年华 .
生态学杂志, 2007, (10) :1685-1689
[7]  
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新疆为例[J]. 吕晓,刘新平,李振波,朱亚夫.广东土地科学. 2007(03)
[8]  
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新疆为例[J]. 吕晓,刘新平,李振波,朱亚夫.广东土地科学. 2007 (03)
[9]   海南省1988~2004年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J].
符国基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6, (06) :58-63
[10]  
湖北省耕地生态足迹动态分析[J]. 刘红丽,黄朝禧.广东土地科学.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