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中国大陆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

被引:179
|
作者
黄耀 [1 ]
孙文娟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中国; 农田; 表土; 有机碳; 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2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调研并分析了中国大陆1993年以来关于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文献200余篇.为了客观评价中国大陆农田有机碳的变化,从中选出132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这些文献涵盖了不同地区60000余个土壤样品的测定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占中国大陆农田面积53%59%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增长趋势,30%31%呈下降趋势,4%6%基本持平.进一步分析结果指出,中国大陆农田表土有机碳贮量总体增加了311.3401.4Tg.其中,华东和华北地区增加明显,但东北地区呈下降趋势.有机碳含量增加明显的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潮土,黑土下降显著.有机碳含量增加主要归因于秸秆还田与有机肥施用、化肥投入增加与合理的养分配比以及少(免)耕技术的推广;黑土区有机碳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和投入不足.为了有效地促进农田土壤碳固定,最大限度地遏制东北地区土壤有机碳下降的趋势,未来应通过配套技术的研究、农户培训和政府补贴等措施,进一步推广秸秆还田、平衡施肥、少(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加大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力度.与此同时,为了应对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减排压力,未来需加强4个方面的研究:(1)第二次土壤普查期间及目前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贮量,(2)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控制的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机理,(3)增加土壤碳固定及减少碳损失的有效途径,(4)农田土壤的固碳潜力及未来演变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750 / 763
页数:1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