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大暴雨过程中与急流相关气块的三维运动分析
被引:15
作者
:
陶祖钰,黄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暴雨监测和预测国家实验室
陶祖钰,黄伟
机构
:
[1]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暴雨监测和预测国家实验室
来源
:
气象学报
|
1994年
/ 03期
关键词
:
暴雨,急流,轨迹;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
0706 ;
070601 ;
摘要
:
用48h三维轨迹分析和物理量诊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1991年7月上旬的一次大暴雨过程及其与高低空急流的联系。结果表明,暴雨区高空的气块来自高空急流的入口区,并穿过急流中心到达急流的出口区。雨区上空的辐散和200hPa高空急流出口区气块的减速运动相联系。低层的暖湿空气来自于SSW气流,并在低空急流中心的前方辐合上升。高空辐散所引起的低层减压使低空急流加强和低层暖湿空气的加速运动。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梅雨末期暴雨过程中高低空环流的耦合——数值实验
[J].
陈受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陈受钧
.
气象学报,
1989,
(01)
:8
-16
[2]
南亚高压北缘的高空气流发散与梅雨锋暴雨发展的关系
[J].
斯公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气象学校
斯公望
;
杜立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气象学校
杜立群
.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7,
(02)
:233
-244
[3]
梅雨锋上中尺度低压发生的数值模拟实验
[J].
周晓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周晓平
;
赵思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赵思雄
;
张宝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张宝严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84,
(04)
:353
-361
[4]
风场在预报暴雨发生中的作用——1975年8月上旬特大暴雨的数值实验
[J].
赵思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赵思雄
;
周晓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周晓平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84,
(01)
:1
-6
[5]
寒潮冷堆增强的动力原因
[J].
陆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气象系
陆光明
;
姚竞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气象系
姚竞生
;
陶祖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气象系
陶祖钰
.
气象学报,
1983,
(04)
:393
-403
[6]
对江淮气旋发生和发展条件的分析
[J].
陶祖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陶祖钰
;
谢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谢安
.
气象,
1980,
(04)
:8
-10
[7]
中国之暴雨[M]. - 科学出版社 , 陶诗言 著, 1980
←
1
→
共 7 条
[1]
梅雨末期暴雨过程中高低空环流的耦合——数值实验
[J].
陈受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陈受钧
.
气象学报,
1989,
(01)
:8
-16
[2]
南亚高压北缘的高空气流发散与梅雨锋暴雨发展的关系
[J].
斯公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气象学校
斯公望
;
杜立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气象学校
杜立群
.
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7,
(02)
:233
-244
[3]
梅雨锋上中尺度低压发生的数值模拟实验
[J].
周晓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周晓平
;
赵思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赵思雄
;
张宝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张宝严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84,
(04)
:353
-361
[4]
风场在预报暴雨发生中的作用——1975年8月上旬特大暴雨的数值实验
[J].
赵思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赵思雄
;
周晓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周晓平
;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84,
(01)
:1
-6
[5]
寒潮冷堆增强的动力原因
[J].
陆光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气象系
陆光明
;
姚竞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气象系
姚竞生
;
陶祖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气象系
陶祖钰
.
气象学报,
1983,
(04)
:393
-403
[6]
对江淮气旋发生和发展条件的分析
[J].
陶祖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陶祖钰
;
谢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谢安
.
气象,
1980,
(04)
:8
-10
[7]
中国之暴雨[M]. - 科学出版社 , 陶诗言 著, 198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