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东沙海域末次冰期异常沉积事件与水合物分解

被引:13
作者
陈芳 [1 ,2 ]
庄畅 [1 ,2 ]
张光学 [1 ,2 ]
陆红锋 [1 ,2 ]
段虓 [1 ,2 ]
周洋 [1 ,2 ]
苏新 [3 ]
吴聪 [1 ,2 ]
刘广虎 [1 ,2 ]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2]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3]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
关键词
水合物分解; δ13C负偏; CaCO3溶解; 末次冰期; 东沙陆坡; 海洋地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1 [海洋沉积];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对南海东沙海域陆坡区973-3柱状样开展沉积学和年代学、有孔虫同位素和壳体B/Ca比值、碳酸钙和黄铁矿含量的分析,发现该岩芯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和底栖有孔虫Uvigerina peregrina的δ13 C在末次冰期同时在多个层位发生负偏,最大负偏达-2.03‰;有孔虫δ13 C负偏层位环境[CO32-]浓度相对偏低;负偏层位同时出现大量黄铁矿,最高含量达17%.在负偏层位以下沉积的碳酸盐溶解作用强烈,CaCO3含量最低,沉积物颜色偏深.究其成因与水合物分解关系较大.甲烷渗漏事件发生在末次冰期,说明末次冰期的海平面下降是水合物分解的主要诱因.根据有孔虫δ13 C负偏的次数和程度推断至少发生过4次甲烷渗漏,渗漏的强度基本相当.
引用
收藏
页码:1617 / 16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利用有孔虫壳体B/Ca比值再造古海水pH值及[CO32-]的潜力 [J].
乔培军 ;
王婷婷 ;
翦知湣 .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 (06) :686-693
[2]   南海北部有孔虫碳氧同位素特征与晚第四纪水合物分解的响应关系 [J].
曹超 ;
雷怀彦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 (S1) :162-171
[3]   南海东北部硫酸盐还原-甲烷厌氧氧化界面——海底强烈甲烷渗溢的记录 [J].
陆红锋 ;
刘坚 ;
陈芳 ;
程思海 ;
廖志良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2, 32 (01) :93-98
[4]   天然气水合物系统多幕次甲烷渗漏作用的底栖有孔虫同位素响应——以IODP 311航次为例 [J].
李清 ;
王家生 ;
蔡峰 ;
陈祈 ;
胡高伟 .
海洋地质前沿, 2011, 27 (06) :29-36
[5]   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碳同位素证据 [J].
王淑红 ;
颜文 ;
陈忠 ;
陈木宏 ;
宋海斌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0, 35 (04) :526-532
[6]   南海东北部甲烷成因碳酸盐岩的矿物学及同位素组成(英文) [J].
陆红锋 ;
陈芳 ;
刘坚 ;
周洋 ;
廖志良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0, 30 (02) :51-59
[7]   天然气水合物的上界面——硫酸盐还原-甲烷厌氧氧化界面 [J].
栾锡武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9, 29 (02) :91-102
[8]   甲烷渗漏构造、水合物分解释放与新元古代冰后期盖帽碳酸盐岩 [J].
蒋干清 ;
不详 ;
史晓颖 ;
不详 ;
张世红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6, (10) :1121-1138
[9]   南海北部大陆坡冷泉碳酸盐结核的发现:海底天然气渗漏活动的新证据 [J].
陈忠 ;
颜文 ;
陈木宏 ;
王淑红 ;
陆钧 ;
郑范 ;
向荣 ;
肖尚斌 ;
阎贫 ;
古森昌 .
科学通报, 2006, (09) :1065-1072
[10]   南海台西南区碳酸盐岩矿物学和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主要证据之一 [J].
陆红锋 ;
刘坚 ;
陈芳 ;
廖志良 ;
孙晓明 ;
苏新 .
地学前缘, 2005, (03) :2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