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前陆盆地的充填层序与造山作用

被引:19
作者
蒲心纯
尹福光
朱同兴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前陆盆地; 充填层序; 造山作用; 楚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楚雄盆地是一中生代前陆盆地,发展过程有两个阶段:晚三叠世卡尼期至诺利期为前陆复理石充填期;诺利晚期至瑞替期为前陆磨拉石充填期。相应的形成两个二级层序和四个三级层序。层序的构型显然与造山过程耦合。哀牢山前缘逆冲带推进的速度控制着楚雄盆地基底挠曲幅度,因而决定了盆地的沉降率;逆冲带隆升幅度则决定了陆源区的物源供给量。由于可容空间和物源供给率是控制盆地层序地层格架的两个基本因素,因此前陆逆冲载荷的迁移就是控制层序地层的关键。作者以盆地中的充填层序反馈哀牢山造山作用的特点和过程:早、中期,盆地中以向上变深的二级沉积层序代表了哀牢山逆冲的初始价段,逆冲载荷达到盆地拉张变薄的基底上,前陆挠曲幅度大,造山带抬升的相对高度较低。晚期,盆地中以向上变浅的二级沉积层序代表了逆冲载荷推进到克拉通基底上,地壳挠曲受阻,物源供给量加大。三级沉积层序的相互叠置则反映了造山带多幕次、多周期活动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松辽盆地白垩纪湖侵沉积层序与湖海沟通事件的地球化学记录 [J].
王璞珺 ;
杜小弟 ;
王东坡 .
岩相古地理, 1995, 15 (04) :14-20
[2]   大陆裂谷盆地层序地层学的研究 [J].
王东坡,刘立 .
岩相古地理, 1994, (03) :1-9
[3]  
层序地层学研究与应用.[M].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编];刘宝〓;李文汉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4]  
中国南方古大陆沉积地壳演化与成矿.[M].刘宝等著;.科学出版社.1993,
[5]  
中国含油气盆地沉积学.[M].吴崇筠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