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构造反转研究进展

被引:5
作者
李晓斌 [1 ]
陶明信 [2 ]
王作栋 [1 ]
史宝光 [1 ]
李中平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2]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能源与矿产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反转构造; 伸展构造; 含油气盆地; 西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在中、新生代发生了构造反转,这是该区油气地质研究中的一个新的重大科学问题。综述了有关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构造反转的研究概况、研究进展及有关盆地的基本特征;指出西北地区含油气盆地中的中小型盆地的伸展结构保存较好,反转构造较为清晰,而大型盆地构造复杂,其前陆地区的构造反转特征相对清晰;据此提出了构造反转盆地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认为反转构造对油气聚集与成藏的控制作用和反转盆地中油气的分布规律是未来研究的核心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78 / 6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中国大气田形成条件和主控因素 [J].
戴金星 ;
邹才能 ;
陶士振 ;
刘全有 ;
周庆华 ;
胡安平 ;
杨春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4) :473-484
[2]   吐哈盆地胜北洼陷岩性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规律 [J].
王斌婷 ;
李希宏 ;
常海燕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3) :365-369
[3]   论西北含油气盆地构造反转与油气聚集 [J].
陶明信 ;
李晓斌 ;
史宝光 ;
王作栋 .
云南地质, 2006, (04) :408-409
[4]   中国不同类型断裂带的地幔脱气与深部地质构造特征 [J].
陶明信 ;
徐永昌 ;
史宝光 ;
蒋忠惕 ;
沈平 ;
李晓斌 ;
孙明良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5) :441-451
[5]   酒泉盆地晚白垩世反转构造特征研究 [J].
王步清 ;
陈汉林 ;
杨树锋 ;
肖安成 ;
程晓敢 ;
何光玉 .
天然气工业, 2005, (03) :32-35+195
[6]   柴达木北缘西段侏罗纪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J].
郑孟林 ;
李明杰 ;
曹春潮 ;
张军勇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4) :315-318+323
[7]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的开合旋回 [J].
汤良杰 ;
张一伟 ;
金之钧 ;
贾承造 .
地质通报, 2004, (03) :254-260
[8]   甘肃酒西白垩纪盆地沉积构成及盆地演化动力学分析 [J].
苏建平 ;
吴保祥 ;
雷怀彦 ;
付国民 .
沉积学报, 2002, (04) :568-573
[9]   柴达木侏罗纪盆地性质及其演化特征 [J].
曾联波 ;
金之钧 ;
张明利 ;
汤良杰 ;
由福报 ;
雷兵足 .
沉积学报, 2002, (02) :288-292
[10]   吐哈盆地及邻区早二叠世沉积特征与构造发育的耦合关系 [J].
朱文斌 ;
马瑞士 ;
郭继春 ;
孙岩 ;
郭令智 ;
徐鸣洁 ;
胡德昭 .
高校地质学报, 2002, (02) :16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