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阻油气层评价方法

被引:118
作者
孙建孟
陈钢花
杨玉征
赵文杰
金秀珍
机构
[1] 石油大学
[2] 长庆油田测井处
[3] 胜利油田测井公司
关键词
测井相,主成分分析,最优化,双孔隙水,矿化度,岩电测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24.6,P618.130.8 [];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摘要
在广泛收集低阻油气层资料的基础上对低阻成因进行了划分,进一步明确了低阻油气层的概念与分类。低阻成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油气层本身岩性物性变化引起的,外因是指非地层因素变化引起的,如地层水变化。针对低阻油气层的评价难点,首次提出用测井相的概念进行低阻油气层的定性识别,见到了明显成效。提出并完善了双孔隙水模型[1],应用多种矿化度盐水的岩电测量,通过线性拟合及理论推导解决了模型参数(如饱和度指数等)的确定问题,从而比较容易地直接用该模型进行饱和度定量计算。应用该模型计算得到的油气层含水饱和度与束缚水饱和度误差一般不超过5%。这带有普遍性的方法在数油田的实际应用证明是成功的。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0+9-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渤海岐口油田低阻油气层饱和度解释模型研究 [J].
孙建孟,程芳,王景花,吕宏志,雍世和,谢知义 .
测井技术, 1996, (04) :239-242
[2]   对油层水电阻率的思考 [J].
李厚义 .
测井技术, 1996, (04) :303-307
[3]  
油气藏储集层测井评价技术[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曾文冲编著, 1991
[4]  
第二届国际储层表征技术研讨会译文集[M]. 石油大学出版社 , 刘孟慧等编译,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