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路径转变中经济与非经济因素共同演进机制构建

被引:11
作者
张平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经济因素; 非经济因素; S增长路径; 正反馈机制; 以人民为中心; 宏观资源配置体制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改革开放实现了工业化、国际化、城市化的三重发展,GDP高速增长,形成了国内与全球化双重发展的规模效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资本快速积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开放中转变为"人口红利",创造了劳动要素的比较优势,推动了经济高速增长,促进了中国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发展思想贯穿整个发展阶段,发展路径的转向是必然选择。转折的挑战直接来自于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发展的正反馈机制逐步弱化。构造非经济因素的正反馈机制,有助于让人们更广泛地参与到现代化进程和治理过程中,打破原有增长路径依赖,转向新的发展方向和实现新的发展理念。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体系要推动广义人力资本的持续提升,重视包容性发展,推动知识阶层的扩大再生产,要基于城市化的社会福利和宏观稳定目标改革宏观资源配置体制,推动经济激励转向包容性、可持续和平稳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陷阱还是高墙[M]. 中信出版社 , 刘世锦, 2011
[2]  
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陈昌兵, 2018
[3]  
中国该如何深化改革[M]. 中信出版社 , 林卫基, 2018
[4]   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治理 [J].
高培勇 ;
袁富华 ;
胡怀国 ;
刘霞辉 .
经济研究, 2020, 55 (04) :4-19
[5]   高质量增长与增强经济韧性的国际比较和体制安排 [J].
张平 ;
张自然 ;
袁富华 .
社会科学战线, 2019, (08) :77-85
[6]   宏观资源配置系统的失调与转型 [J].
张平 ;
袁富华 .
经济学动态, 2019, (05) :18-27
[7]   国家能力视角下改革开放四十年财政制度改革逻辑之演进 [J].
付敏杰 .
财政研究, 2018, (11) :33-45
[8]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财税体制演进:事实、逻辑和政策选择 [J].
付敏杰 ;
张平 ;
袁富华 .
经济研究, 2017, 52 (12) :29-45
[9]   货币供给机制变化与经济稳定化政策的选择 [J].
张平 .
经济学动态, 2017, (07) :26-34
[10]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J].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
张平 ;
刘霞辉 ;
袁富华 .
经济研究, 2013, 48 (10) :4-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