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旅游社区现代性的本土化实践——以泸沽湖大落水村为例

被引:22
|
作者
魏雷 [1 ]
孙九霞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少数民族社区; 社区参与旅游; 发展情境; 现代性; 本土化实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面对发展主义对地方和传统的贬斥,以及日益强化的现代化力量,有必要关注和强调边缘民族社区在发展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研究通过2008—2016年对云南泸沽湖摩梭人社区本土实践与行动的持续考察,发现在消费领域,村民展现出对新兴消费文化和风尚的接纳;在生产领域,倾向于通过市场经济逻辑的本土化来实现传统的保育,促进社区和族群的发展;在文化领域,借用各类现代的组织、媒介和技术手段,树立文化身份,强化族群认同的"我者"边界。文章认为,村民经济与文化的本土化实践涉及现代与传统、本土和外部的混杂交织、互为所用,这种混杂和借用可以促进本土在物质和文化方面的发展。因此,边缘地方和族群的本土现代性发展模式不但是有必要的,而且是具备可能性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恰恰为这种本土现代性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情境。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