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与GIS的榆林地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33
作者
高小红
王一谋
杨国靖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系西宁
[3] 兰州
关键词
RS和GIS; 景观格局; 动态变化; 景观指数; 榆林地区;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4.01.045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1986年、1996年和2000年三期遥感资料,在GIS技术的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反应景观空间结构和景观异质性的指数,分析了榆林地区景观格局及动态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景观整体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减小表明优势组分旱地、草地对景观的控制作用不断增强,沙地景观控制作用相对减小,其它景观指数也表明景观整体破碎度程度增大,斑块间离散度增大,景观形状变得较为复杂。人类活动对景观的有利干扰与不利干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景观各要素发生了较复杂的结构变化和相互转化,土地沙化、退化仍然非常严重,但沙地景观逆转也比较显著,主要以沙地向草地逆转为主。人类对沙地景观积极的、有效的治理使整体景观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和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7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基于遥感与GIS的海口市景观格局动态演化 [J].
田光进 ;
张增祥 ;
张国平 ;
周全斌 ;
赵晓丽 .
生态学报, 2002, (07) :1028-1034
[2]   毛乌素沙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J].
吴波 ;
慈龙骏 .
生态学报, 2001, (02) :191-196
[3]   黑河流域中游地区景观变化研究 [J].
卢玲 ;
程国栋 ;
李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1) :68-74
[4]   中国现代沙漠动态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J].
钟德才 .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3) :18-23
[5]   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小城镇景观动态变化研究──以东莞市常平镇为例 [J].
曾辉 ;
唐江 ;
郭庆华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1998, (02) :21-29
[6]   生态空间理论与景观异质性 [J].
肖笃宁 ;
布仁仓 ;
李秀珍 .
生态学报, 1997, (05) :3-11
[7]  
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傅伯杰等编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