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530年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指数与中国东部夏季旱涝指数之联系

被引:33
作者
符淙斌
曾昭美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北大西洋涛动指数(NAOI); 旱涝指数(FDI); 相关系数; 功率谱; 振荡周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用Glueck等人建立的1429~1983年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指数(简写为NAOI)序列,分析了它与我国东部100个站1470~1999年共530年夏季旱涝等级序列(简称旱涝指数)的联系.发现NAOI与我国东部几个区域平均旱涝指数(缩写为FDI)有很好的滞后相关.北区及整个东部平均旱涝指数在滞后NAOI2~3年时,最大相关系数接近0.001的显著性水平.中、南区负相关也达0.05~0.01的显著性水平.最佳相关时段在1636~1742年(小冰期),北区及整个东部地区两者相关系数显著性水平远超过0.001;其次是1951~1999年,北区、中区平均FDI与NAOI的相关系数显著性水平均在0.005~0.002之间.功率谱分析和Morlet小波变换发现,北区及东部的区域平均FDI与NAOI有几乎完全相同的年际、年代际乃至世纪尺度的振荡周期,即4~5年、准10年、20~30年、50年左右、80~100年等.用Mann-KendallRankStatistc方法检测发现,在最近530年中,北区及东部地区平均旱涝序列,在不同时期存在非常显著的旱涝趋势变化及明显的年代际突变,但NAOI在最近400余年中却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的上升和下降趋势变化,其年际和年代际尺度的突变较我国FDI频繁得多.这可能与NAOI重建序列极端值振幅较器测序列的振幅偏小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512 / 152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青藏高原西侧绕流风系的变化及其与东亚夏季风和我国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 [J].
黄刚 ;
周连童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2) :316-330
[2]   中国近代北方极端干湿事件的演变规律 [J].
马柱国 ;
华丽娟 ;
任小波 .
地理学报, 2003, (S1) :69-74
[3]   中国北方百年四季降水趋势与海平面气压形势 [J].
钱维宏 ;
刘大庆 .
地理学报, 2003, (S1) :49-60
[4]   Palmer干旱指数在华北干旱分析中的应用 [J].
卫捷 ;
陶诗言 ;
张庆云 .
地理学报, 2003, (S1) :91-99
[5]   530年来中国东部旱涝分区及北方旱涝演变 [J].
朱亚芬 .
地理学报, 2003, (S1) :100-107
[6]   中国北方近50年干旱变化特征 [J].
王志伟 ;
翟盘茂 .
地理学报, 2003, (S1) :61-68
[7]   1470~2000年湖北省旱涝变化分析 [J].
周月华 ;
高贤来 .
气象, 2003, (12) :18-21
[9]   北大西洋涛动和北太平洋涛动的演变与20世纪60年代的气候突变 [J].
李崇银 ;
李桂龙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16) :1765-1769
[10]   近百年ENSO对全球陆地及中国降水的影响 [J].
龚道溢 ;
王绍武 .
科学通报, 1999, (03) :31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