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陆路交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可达性与城市空间联系

被引:68
作者
曹小曙 [1 ,2 ,3 ]
李涛 [4 ]
杨文越 [2 ]
黄晓燕 [1 ,3 ]
殷江滨 [1 ,3 ]
刘永伟 [2 ]
梁斐雯 [2 ]
王武林 [2 ]
王妙妙 [2 ]
陈慧灵 [2 ]
张百献 [2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交通地理与空间规划研究所
[2]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3]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
[4] 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陆路交通; 可达性; 城市空间联系; 丝绸之路经济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 [中国区域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1 ;
摘要
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网络及城市空间联系进行分析是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推进沿线区域合作共赢的基础工作。本文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栅格可达性空间格局,并依托陆路交通网络进行了城市空间联系状态模拟。结果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内城市可达性空间分布呈现出集聚分布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走廊"空间特征。城市节点平均可达性时间为16.25 h,可达性在2 h以内的区域仅占全区总面积的10.60%,可达性最差的区域大都为荒漠地区,最差可达性高达171 h;西安作为门户城市,承担了中国西北五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关国家、地区和城市之间的联系。中亚国家内部及其与外部国家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较为薄弱;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发育形成4条轴线,在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推进过程中,应实施"点—轴"带动,协同推进重点发展走廊和中心城市培育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657 / 6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一带一路”与中国对外航空运输联系 [J].
王姣娥 ;
王涵 ;
焦敬娟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5) :554-562
[2]   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空间分异 [J].
冉淑青 .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15, 24 (01) :54-59
[3]   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经济联系的时空变化分析——基于城市流强度的视角 [J].
高新才 ;
杨芳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01) :9-18
[4]   丝绸之路经济带资源格局与合作开发模式研究 [J].
于会录 ;
董锁成 ;
李宇 ;
李泽红 ;
石广义 ;
黄永斌 ;
王喆 ;
李飞 .
资源科学, 2014, 36 (12) :2468-2475
[5]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J].
董锁成 ;
黄永斌 ;
李泽红 ;
石广义 ;
毛琦梁 ;
李俊 ;
于会录 .
资源科学, 2014, 36 (12) :2451-2458
[6]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格局与国际旅游合作模式研究 [J].
郭鹏 ;
董锁成 ;
李泽红 ;
李宇 ;
程昊 ;
袁靓 .
资源科学, 2014, 36 (12) :2459-2467
[7]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格局与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J].
李泽红 ;
王卷乐 ;
赵中平 ;
董锁成 ;
李宇 ;
诸云强 ;
程昊 .
资源科学, 2014, 36 (12) :2476-2482
[8]   丝绸之路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模式探析 [J].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课题组 .
中国国情国力, 2014, (10) :24-26
[9]   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联系与协调发展的社会网络分析 [J].
袁丹 ;
雷宏振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4, 30 (04) :61-67
[10]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规模与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研究 [J].
冯朝阳 .
新疆农垦经济, 2014, (06) :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