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2013年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旱涝时空变化特征及其趋势分析

被引:35
作者
王米雪 [1 ]
延军平 [1 ]
李双双 [2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关键词
旱涝;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时空变化; 东南沿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气候倾向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Mann-Kendall趋势分析等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1960-2013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旱涝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4年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暖化趋势明显,增温速率从南向北逐渐增加,浙江增温明显高于广东,降水稳定波动,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线性增长;2近54年东南沿海地区旱涝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0世纪60年代以旱灾为主,70年代涝灾频率呈上升趋势,80年代旱涝频次大致相当,90年代旱灾减少,极端涝灾增多,2000-2013年正常年份逐渐减少,旱灾大幅增加;3在空间分布上,东南沿海旱涝频次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旱灾呈现为"南少北多"的格局,广东西南沿海、福建北部以及浙江南部旱灾频次相对较高;涝灾表现出"南重北轻"的格局,雷州半岛,福建建瓯、德化、龙岩等地和浙江东部地区更易发生涝灾;4在空间变化趋势上,历史上旱灾频次较低、涝灾频次较高的华南地区趋于干旱,旱灾频次较高、涝灾频次较低的北部地区趋于湿润;不同地区旱涝变化的季节响应存在差异,粤北以春冬旱为主,闽南以春秋旱为主,浙江北部全年均呈现湿润趋势;5在区域尺度上,东南沿海地区旱涝灾害与气候暖化并不同步,广东气温增幅相对较小,降水变化平稳,区域旱灾频次明显上升;浙江增温幅度最为明显,但是并未呈现干旱化趋势,相反涝灾呈现增加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307 / 231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云南省近55年旱涝演变特征 [J].
杨晓静 ;
左德鹏 ;
徐宗学 .
资源科学, 2014, 36 (03) :473-480
[2]   中国华南地区持续干期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J].
王莺 ;
王劲松 ;
姚玉璧 ;
黄小燕 .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 (01) :86-94
[3]   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在中国区域的应用 [J].
庄少伟 ;
左洪超 ;
任鹏程 ;
熊光洁 ;
李邦东 ;
董文成 ;
王利盈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3, 18 (05) :617-625
[4]   近海台风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贡献 [J].
申茜 ;
张世轩 ;
赵俊虎 ;
汪栩加 .
物理学报, 2013, 62 (18) :521-530
[6]   基于SPEI的云南省夏玉米生长季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J].
许玲燕 ;
王慧敏 ;
段琪彩 ;
马剑锋 .
资源科学, 2013, 35 (05) :1024-1034
[7]   基于SPEI的北京低频干旱与气候指数关系 [J].
苏宏新 ;
李广起 .
生态学报, 2012, 32 (17) :5467-5475
[8]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华南干旱趋势研究 [J].
李伟光 ;
侯美亭 ;
陈汇林 ;
陈小敏 .
自然灾害学报, 2012, 21 (04) :84-90
[9]   1967—2006年中国东南沿海盛夏降水强度变化特征分析 [J].
黄伟 ;
宇如聪 ;
李建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2, 8 (03) :164-170
[10]   基于多变量概率分析的珠江流域干旱特征研究 [J].
肖名忠 ;
张强 ;
陈晓宏 .
地理学报, 2012, 67 (01) :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