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小拐地区佳木河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15
作者
范存辉 [1 ]
支东明 [2 ]
秦启荣 [1 ]
吴治宏 [3 ]
姚卫江 [2 ]
袁云峰 [2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川东钻探公司
关键词
小拐地区; 佳木河组;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沉积特征; 物性特征; 成岩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小拐地区佳木河组属低孔、低渗储层,为明确该区储层的主控因素,根据岩心观测、薄片鉴定、分析化验等结果,研究其沉积特征、储集空间、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等.结果表明:小拐地区佳木河组为一套巨厚陆上冲积扇—扇三角洲复合沉积,岩石颗粒组分复杂、成熟度低,储层主要储集空间包括界面孔、微裂缝、溶蚀孔、构造裂缝等;储层受裂缝—孔隙双重介质影响,非均质性强.该区构造裂缝较为发育,以构造成因的直立剪切裂缝为主,对储层改造具有重要作用,裂缝发育情况与油气显示及产能密切相关;该区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包括岩性岩相、构造运动、成岩作用等.该区岩性岩相是控制储层发育的根本条件,构造运动产生的主控断裂有利于油气运移与聚集、强化储层裂缝发育,成岩作用中的溶蚀作用有效改善区内储层储渗性能.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2+126 +1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沉积成岩作用[M]. 科学出版社 , 刘宝, 1992
[12]   车镇北带古近系砂砾岩体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凌 ;
林会喜 ;
范振峰 ;
毕彩芹 ;
石泉清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 (02) :410-413+653
[13]   黄骅坳陷中区超压对有机酸生成和溶解作用的抑制 [J].
孟元林 ;
李斌 ;
王志国 ;
王粤川 ;
牛嘉玉 ;
殷秀兰 ;
李军 ;
肖丽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1) :40-43
[14]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五八区二叠系天然气有利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分析 [J].
陈磊 ;
杨海波 ;
钱永新 ;
尤新才 ;
赵长永 .
中国石油勘探, 2007, (05) :22-25+78
[15]   陕北富县延长组特低孔渗砂岩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J].
李春玉 ;
谢渊 ;
刘绍光 ;
黄宏伟 ;
李明辉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03) :285-289
[16]   小拐油田夏子街组冲积扇沉积微相 [J].
曹宏 ;
姚逢昌 ;
宋新民 ;
陈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1) :64-67+79
[17]   扇三角洲沉积模式及储层地质模型——以辽河断陷锦91块于楼油层为例 [J].
张继芬 ;
田芳 ;
吴宫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98, (01) :13-15+97-98
[18]   小拐油田上二叠统夏子街组油藏应力场分布特征 [J].
雷景生,李树梁,宋志理,贾国澜,陈大勇,聂振荣 .
新疆石油地质, 1996, (04) :322-326+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