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桂喀斯特山地主要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

被引:13
作者
尚二萍 [1 ,2 ]
许尔琪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黔桂喀斯特山地; 生态系统服务; 水源涵养; 土壤保持; 固碳释氧; 岩石风化固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黔桂喀斯特山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是生态系统恢复、生态功能区划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本文在降水贮存量法、修正土壤流失方程RUSLE、植被固碳释氧等方法基础上,基于实际径流小区实验数据,修正或引入径流系数、降雨侵蚀力、石漠化因子、岩石风化固碳等参数模型,定量评估1990-2015年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固碳释氧等3项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固碳量和释氧量的总量为630.15亿m3/a、189.02亿t/a、6187.49万t/a和16 002.18万t/a;单位量分别为2943.43 m3/(hm2·a)、885.18t/(hm2·a)、2.89t/(hm2·a)和7.47t/(hm2·a);(2)水源涵养功能以低、较低等级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33.72%和20.55%;土壤保持能力以低、较低和极高等级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24.90%、20.90%和21.44%;固碳释氧功能等级以较低、中等和较高等级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35.47%、29.83%和21.49%;(3)林地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贡献最大,其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固碳释氧生态系统服务分别是耕地和草地的1.85与2.55倍,1.70与1.03倍,1.16与1.09倍;(4)1990-2015年,黔桂喀斯特山地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和固碳释氧均呈现增加趋势:对比1990-2000年和2000-2015年两个时段,前一时段水源涵养量和土壤保持量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分别为6.25%和3.45%;后一时段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固碳量和释氧量均呈增加趋势,增加幅度在2.65%~7.49%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000 / 2015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52 条
[1]   基于土地覆被变化和CA-Markov模型的喜马拉雅中部柯西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评估(英文) [J].
赵志龙 ;
吴雪 ;
张镱锂 ;
高俊刚 .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7, 8 (01) :67-76
[2]   中国喀斯特关键带岩石风化碳汇评估及其生态服务功能 [J].
宋贤威 ;
高扬 ;
温学发 ;
郭大立 ;
于贵瑞 ;
何念鹏 ;
张进忠 .
地理学报, 2016, 71 (11) :1926-1938
[3]   喀斯特山地土地利用变化的垂直分布特征 [J].
许尔琪 ;
张红旗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6, 24 (12) :1693-1702
[4]   基于GIS与RUSLE模型的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J].
孙德亮 ;
赵卫权 ;
李威 ;
吴建峰 ;
杨振华 ;
吕思思 .
水土保持通报, 2016, 36 (03) :271-276+283+370
[5]   南北盘江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J].
刘璐璐 ;
曹巍 ;
邵全琴 .
地理科学, 2016, 36 (04) :603-611
[6]   2000-2010年贵州省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变化特征 [J].
吴松 ;
安裕伦 ;
李远艳 ;
郭海祥 ;
安宏锋 .
环保科技, 2016, (02) :1-6
[7]   基于连清数据的广西森林碳储量动态变化研究 [J].
韩明臣 ;
梁玉莲 .
林业资源管理, 2015, (06) :111-116+122
[8]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 [J].
杨旭 ;
沈珍 ;
闵水发 ;
杨杰峰 .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5) :133-138
[9]   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J].
谢高地 ;
张彩霞 ;
张昌顺 ;
肖玉 ;
鲁春霞 .
资源科学, 2015, 37 (09) :1740-1746
[10]   中国陆地生态环境安全分区综合评价 [J].
石玉林 ;
张红旗 ;
许尔琪 .
中国工程科学, 2015, 17 (08) :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