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东南盆地含烃热流体活动的流体包裹体证据

被引:30
作者
陈红汉
张启明
施继锡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南海西部石油公司,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武汉,湛江,广州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活动热流体; 天然气成藏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成岩作用研究和包裹体观测表明,琼东南盆地发育7种类型包裹体.根据这些包裹体的荧光特征、气液比和捕获温度,以及盐度和有机/无机组分等特征认为,琼东南盆地存在3期热流体活动,其中第2、第3期活动热流体与油气运聚有关,其温度分别介于140~150℃和170~190℃之间;天然气以水相运移的机制以及与热流体活动的密切关系控制了盆地天然气的成藏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43 / 3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包裹体研究──盆地流体追踪的有力工具 [J].
刘德汉 .
地学前缘, 1995, (04) :149-154
[2]   运用稳定碳同位素比值评价气源岩理论潜在生气率 [J].
陈红汉 ;
孙永传 ;
张启明 ;
张国华 .
科学通报, 1995, (10) :924-927
[3]   应用δ13C瑞利分馏模型判断气藏运聚过程 [J].
陈红汉,孙永传,张启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2) :29-33+98
[4]   莺-琼盆地的独特埋藏史 [J].
陈红汉 ;
孙永传 ;
叶加仁 ;
张启明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4, (05) :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