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26
作者
傅志强 [1 ,2 ]
黄璜 [1 ,2 ]
朱华武 [1 ]
陈灿 [1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农业部多熟制作物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 栽培; 水分管理; 灌溉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建立湘南双季稻区节水灌溉栽培模式提供依据,设置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在水稻生长、干物质积累、生理特性以及产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4种灌溉方式下水稻生长与产量表现以浅水灌溉最优,受旱灌溉最差,与受旱灌溉比,浅水灌溉株高、分蘖数、光合速率均有提高,结实率提高了41.5%,千粒重增加了1.6 g,产量增加了15.8 g/盆;浅水灌溉下水稻产量、灌溉用水利用率分别比深水灌溉高出7.6 g/盆和0.69 kg/m3。间歇灌溉产量与深水灌溉差异很小,但间歇灌溉水分利用率高出深水灌溉0.44 kg/m3。因此,在湘南双季稻区,针对季节性干旱的特点,采用浅水灌溉方式有利于晚稻高产稳产,间歇灌溉有利于晚稻种植。
引用
收藏
页码:299 / 30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节水灌溉对水稻抗逆生理性状的影响 [J].
付光玺 ;
朱伟 ;
杨露露 ;
周毅 ;
汪建飞 ;
肖新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02) :105-108
[2]   水稻节水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J].
王友芬 ;
隋国民 ;
王一凡 ;
侯守贵 ;
于广星 ;
陈盈 .
北方水稻, 2008, (03) :1-6
[3]   间歇灌溉对水稻抗旱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J].
朱安繁 ;
曾晓春 ;
石庆华 ;
姚锋先 .
灌溉排水学报, 2007, (01) :63-65
[4]   不同灌水方式对水稻生育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J].
张荣萍 ;
马均 ;
王贺正 ;
李艳 ;
李旭毅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9) :144-150
[5]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J].
金学泳 ;
商文楠 ;
曹海峰 ;
张俊宝 ;
孙涛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8) :125-128
[6]   以土水势为灌溉指标的水稻节水灌溉研究 [J].
李亚龙 ;
崔远来 ;
李远华 ;
梁志宸 .
灌溉排水学报, 2004, (05) :14-16+49
[7]   稻田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林贤青 ;
周伟军 ;
朱德峰 ;
张玉屏 .
中国水稻科学, 2004, (04) :55-60
[8]   不同水分灌溉下的水稻生态效应研究 [J].
邹君 ;
杨玉蓉 ;
谢小立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212-215
[9]   不同灌溉模式对杂交水稻生育后期根系生理特性和剑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J].
曾翔 ;
李阳生 ;
谢小立 ;
肖国樱 ;
廖江林 .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04) :66-70
[10]   旱种水稻生育特性与产量形成的研究 [J].
杨建昌 ;
王志琴 ;
刘立军 ;
郎有忠 ;
朱庆森 .
作物学报, 2002, (01)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