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雷公藤可能的药理及毒理机制进行再研究,为该药物的合理使用和深度研发提供新的研究策略。方法借助多个在线数据库资源(SinoMed,Polysearch,DrugBank,David),挖掘雷公藤中已知化合物的生物学信息,筛选相似药物及与雷公藤相关性高的疾病,获取高相似度药物的编号和高相关性疾病的对应靶标,构建雷公藤化合物靶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及"在靶、脱靶"相关分子网络。结果除已知的抗类风湿等药理作用外,雷公藤各组分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抗氧化等活性;雷公藤化合物在靶效应主要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有关,脱靶效应则参与细胞增殖、凋亡、炎症反应等重要生物化学反应过程,间接提示雷公藤的脱靶效应可能对应其副反应(毒性)。结论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从系统、非线性层面挖掘雷公藤既有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析对应靶标间相互关系及直接作用模式,揭示潜在的抗肿瘤、抗氧化等活性,为其相应的分子药理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