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气候变暖及其对自然区域界线的影响

被引:167
作者
沙万英
邵雪梅
黄玫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北京 ,北京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年平均温度; 四季温度; ≥10℃积温; 自然区域界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加剧变暖,已为世人所瞩目、利用代表性较好的全国160个站1951~1999年逐年逐月气温资料,分析了80年代以来我国年和四季温度的变化,发现中国的气候变暖表现为非均衡响应,区域和季节差异颇大.在区域变化上有‘北暖南冷’的趋势,在季节变化上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并从数理统计学角度,对温度变化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出长江以北地区基本达到了95%以上的信度水平.同时根据335个站,自1951年或50年代初建站以来至1999年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0℃积温资料,对近19年与前30年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得出≥10℃积温及≥10℃持续日数的变化幅度,发现我国东部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普遍北移,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北移明显,南亚热带和边缘热带变化不大,我国西部地区除滇西南、青藏高原和内蒙古西部所处的各温度带有北移或上抬趋势,其他地区变化不大或略有南压和下移.
引用
收藏
页码:317 / 3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从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的时空变化看人类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 [J].
方修琦 ;
盛静芬 .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03) :213-217
[2]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分析 [J].
王绍武,叶瑾琳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5, (05) :545-553
[3]   大气中CO2含量增长后的温室效应对我国未来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 [J].
高素华 ;
丁一汇 ;
赵宗慈 ;
潘亚茹 ;
章庆辰 .
大气科学, 1993, (05) :584-591
[4]   80年代全球气候突然变暖 [J].
衣育红 ;
王绍武 .
科学通报, 1992, (06) :528-531
[5]   近四十年我国气候变化的初步分析 [J].
陈隆勋 ;
邵永宁 ;
张清芬 ;
任阵海 ;
田广生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1, (02) :164-174
[6]  
南亚夏季风长期变化中的突变现象及其与全球迅速增暖的同步性[J]. 符淙斌,王强.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