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河北省兴隆一带东西向走滑断裂系统

被引:12
作者
张新虎
宋鸿林
机构
[1] 甘肃省地矿局地质科学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河北,兴隆,走滑断裂系统,复活古断裂,燕山造山带,平面对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河北省兴隆县一带地处燕山造山带的中段,是中生代构造变形的典型地区。该区广泛发育了东西向和北东向联合构造,东西向主走滑断裂呈右行右阶式(P断裂),北东向次级构造由北盘的雁列式褶皱、分枝断裂及南盘次级断裂等组成。燕山台褶带变形是由尚义─平泉断裂和密云─洪山口断裂在侏罗纪时发生右行走滑形成的,其间的剪切变形带,总体特征类似于一个大型S─C构造或平面对冲构造。区内古基底断裂不仅控制中晚元古代的沉积地层和岩浆活动,而且对中生代的构造变形方式也产生重要作用。主走滑断裂与古基底断裂的复活有直接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华北板内造山带的形成史 [J].
葛肖虹 .
地质论评, 1989, (03) :254-261
[2]   从构造特征论北京西山的印支运动 [J].
宋鸿林 ;
葛梦春 .
地质论评, 1984, (01) :77-80
[3]   河北燕山地区地质构造基本特征 [J].
徐正聪 ;
王振民 .
中国区域地质, 1983, (01) :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