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旱涝物理成因模拟与分析

被引:12
作者
赵宗慈
机构
[1] 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旱涝变化; 物理因子; 旱涝指数; 黄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分析了近500年黄河流域旱涝的演变特征,并且利用几个较著名的全球三维环流模式的模拟结果分析了各种物理因子对华北地区旱涝影响的大小,同时利用观测资料亦分析了这些物理因子与黄河流域旱涝的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15 / 4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全球环流模式在中国部分模拟效果评估 [J].
赵宗慈 .
气象, 1990, (09) :13-17
[2]   1857—1987年南方涛动指数 [J].
石伟 ;
王绍武 .
气象, 1989, (05) :29-33
[3]   二氧化碳的气候效应与华北干旱问题 [J].
张家诚 .
气象, 1989, (03) :3-9
[4]   模拟温室效应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 [J].
赵宗慈 .
气象, 1989, (03) :10-14
[5]   全球三维环流模式模拟短期气候变化的能力 [J].
赵宗慈 .
气象科技, 1989, (02) :14-26
[6]  
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M]. 地图出版社 , 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主编, 1981
[7]  
Effects of a variety of Indian Ocean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patterns on the summer monsoon circulation: Experiments with the NCAR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J] . Warren M. Washington,Robert M. Chervin,G. V. Rao.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PAGEOPH . 197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