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产量对各生育阶段土壤水分的响应分析

被引:8
作者
崔毅 [1 ,2 ,3 ]
陈思 [1 ]
柴瑞育 [1 ]
金菊良 [2 ,3 ]
胡田田 [1 ]
邱渊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2]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3] 合肥工业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番茄产量; 亏水阶段; 土壤含水率; 五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Jensen、Blank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41.2 [番茄(西红柿)];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为了解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状况对番茄产量的影响,根据番茄第一穗果的发育情况,将番茄全生育期划分为苗期、始花结果期、果实生长初期、快速膨大期和品质形成期五个生育阶段,采用五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盆栽试验,建立产量与土壤含水率间回归模型,对各单一因素效应及两两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分析,并基于Jensen和Blank模型,分析产量对各阶段耗水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其它生育阶段土壤含水率为中间水平时,番茄产量随果实生长初期、快速膨大期、品质形成期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随始花结果期增加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变化,不随苗期而变化。始花结果期与果实生长初期和品质形成期、果实生长初期与快速膨大期土壤含水率间的交互作用均表现为促进番茄产量的提高。番茄产量对各生育阶段水分亏缺的敏感性依次为品质形成期、果实生长初期、始花结果期、快速膨大期、苗期,相应的Jensen模型水分敏感指数为0.1658、0.1275、0.0941、0.0448、-0.1813。当苗期、始花结果期、果实生长初期、快速膨大期与品质形成期土壤相对含水率分别为50%60%、90%100%、90%100%、90%100%、90%100%时,番茄可达最高单株产量1 406.04 g。综合分析表明,保证果实生长初期、品质形成期和快速膨大期灌水,减少苗期灌水,适当控制始花结果期灌水可有效提高番茄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1+104 +10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亏缺灌溉对温室番茄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王峰 ;
杜太生 ;
邱让建 ;
董平国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9) :46-52
[2]   日光温室西瓜产量影响因素通径分析及水分生产函数 [J].
郑健 ;
蔡焕杰 ;
王健 ;
王燕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10) :30-34
[3]   原状土与扰动土导气率、导水率与含水率的关系 [J].
王卫华 ;
王全九 ;
樊军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8) :25-29
[4]   温室番茄水肥耦合数学模型及其优化方案研究 [J].
陈修斌 ;
潘林 ;
王勤礼 ;
谢鑫星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3) :138-141
[5]   不同水分处理对番茄产量性状及其生理机制的效应 [J].
彭致功 ;
杨培岭 ;
段爱旺 ;
吴海卿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8) :191-195
[6]   干旱半干旱地区日光温室黄瓜水分生产函数的研究 [J].
翟胜 ;
梁银丽 ;
王巨媛 ;
杜社妮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4) :136-139
[7]   分根交替灌溉对土壤水分分布和桃树根茎液流动态的影响 [J].
龚道枝 ;
康绍忠 ;
佟玲 ;
丁日升 .
水利学报, 2004, (10) :112-118
[8]   土壤水分对温室盆栽番茄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光合下降因子动态 [J].
陈金平 ;
刘祖贵 ;
段爱旺 ;
孟兆江 ;
张寄阳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9) :1589-1593
[9]   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与最优灌溉制度的研究 [J].
刘增进 ;
李宝萍 ;
李远华 ;
崔远来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4) :58-63
[10]   温室黄瓜节水灌溉指标的研究 [J].
贺忠群 ;
邹志荣 ;
陈小红 ;
杨旭 ;
李军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