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峨眉冷杉林结构特征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高甲荣
张东升
牛健植
余新晓
张文敬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水土保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成都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贡嘎山; 暗针叶林; 峨眉冷杉; 群落结构;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3.0005
中图分类号
S718.54 [森林群落];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长江上游贡嘎山不同演替阶段峨眉冷杉 (Abiesfabri)林的野外调查和对比分析 ,探讨了峨眉冷杉林的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 ,成熟峨眉冷杉林下有丰富的峨眉冷杉种源 ,小于 2 0年的峨眉冷杉更新幼树幼苗数量少 ,但却为唯一的优势更新树种 .在冬瓜杨、峨眉冷杉混交林中 ,冬瓜杨、桦木等树种在最初30年高生长非常迅速并能很快占据优势地位 .峨眉冷杉是一耐荫性很强的树种 ,幼龄期生长缓慢 ,但将更替其它树种形成稳定群落 .贡嘎山海拔 2 90 0~ 340 0m地区大规模泥石流为 10 0多年发生一次 ,在泥石流发生地 ,川滇柳、冬瓜杨、桦树等树种首先出现在迹地并占据优势 .在自然条件下恢复峨眉冷杉林将需要较长时间 ,可通过人为干预措施加以促进和调控 .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秦岭山地云杉林结构特征与更新动态的研究 [J].
高甲荣 ;
肖斌 ;
陈海滨 ;
刘满堂 .
林业科学, 2000, (S1) :104-109
[2]   雾灵山落叶阔叶林采伐迹地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种群动态变化研究 [J].
郭泉水 ;
王德艺 ;
冯天杰 ;
李东义 ;
蔡万坡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6) :645-649
[3]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阔叶红松林林隙更新的研究 [J].
臧润国 ;
郭忠凌 ;
高文韬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4) :14-18
[4]   长白山北坡椴树阔叶红松林群落主要树种分布格局的研究 [J].
孙伟中 ;
赵士洞 .
应用生态学报, 1997, (02) :119-122
[5]   贡嘎山麦吊杉群落结构的研究 [J].
吴宁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1995, (04) :334-336
[6]   小兴安岭杨桦林下红松种群天然更新的格局与过程 [J].
王树力 ;
葛剑平 ;
徐继成 ;
刘焕林 ;
王钧伟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3, (05) :7-13
[7]   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年龄结构动态的研究 [J].
徐化成 ;
范兆飞 .
应用生态学报, 1993, (03) :229-233
[8]   秦岭火地塘林区松栎混交林皆伐迹地天然更新调查 [J].
高甲荣 ;
刘广全 ;
龚立群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2, (02) :6-13
[9]   秦岭辛家山林区锐齿栎林水源涵养功能的若干特点 [J].
杨茂生 ;
陈海滨 ;
高甲荣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1, (01) :1-8
[10]   陕西省辛家山林区云杉生长状况的初步研究 [J].
高甲荣 ;
王树文 ;
黄云鹏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0, (01) :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