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尺度绿洲稳定性评价

被引:35
作者
罗格平
周成虎
陈曦
周可法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新疆乌鲁木齐
[4] 北京
关键词
绿洲稳定性; 区域尺度; 地理位置; 冷岛效应; 植被指数; 三工河流域绿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42.7 [];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论文在区域尺度上,探讨了绿洲稳定性的内涵,并以新疆三工河流域绿洲为例,从绿洲所处的地理位置、绿洲与外围荒漠和山地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评价了绿洲的区域稳定性。结果表明:①冲洪积扇型绿洲稳定性最高,其次是位于地下水溢出带下方的冲积平原型绿洲,稳定性最差的是湖滨三角洲或散流干三角洲上发育的绿洲;②绿洲的冷岛效应和植被指数可较好地表征绿洲与外围荒漠和山地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评价绿洲的区域稳定性的时间变化。绿洲规模的扩大及绿洲水分和植被的增加将加强绿洲的冷岛效应,提高绿洲的稳定性;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增加,表明绿洲内植被覆盖密度增大和植物生物量提高,绿洲的稳定性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519 / 5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天山北麓前山带对平原区水文过程的影响 [J].
程维明 ;
周成虎 ;
汤奇成 ;
张百平 ;
姚永慧 .
地理研究, 2001, (04) :439-445
[3]   塔里木盆地绿洲形成与演变 [J].
樊自立 .
地理学报, 1993, (05) :421-427
[4]  
RelatingtheglobalvegetationindextonetprimaryproductivityandactualevapotranspirationoverAfrica. ChongDLS,MouginE,Gastellu-etchegorryJ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 1993
[5]   绿洲的发生类型及时空演变 [J].
张林源,王乃昂,施祺 ;
不详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1995, (03) :32-43
[6]   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活动干扰下地下水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马金珠 ;
李吉均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2) :134-139
[7]  
新疆土地开发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樊自立主编, 1996
[8]   绿洲和湖泊的冷岛效应 [J].
苏从先 ;
胡隐樵 .
科学通报, 1987, (10) :756-758
[9]   博斯腾湖环境变化及其与焉耆盆地绿洲开发关系研究 [J].
周成虎 ;
罗格平 ;
李策 ;
汤奇成 ;
励惠国 ;
王钦敏 ;
H.Fukui .
地理研究, 2001, (01) :14-23
[10]   绿洲演变及其调控因素初析 [J].
穆桂金 ;
刘嘉麒 .
第四纪研究, 2000, (06) :539-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