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菌和蛹虫草菌的研究现状、问题及展望

被引:121
作者
张姝 [1 ]
张永杰 [2 ]
SHRESTHA Bhushan [3 ]
徐建平 [4 ]
王成树 [5 ]
刘杏忠 [6 ]
机构
[1] 山西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
[2] 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韩国农村发展管理局国立园艺与本草科技研究所蘑菇研究部
[4]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生物系
[5]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6]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冬虫夏草菌; 蛹虫草菌; 有性生殖; 遗传多样性; 分子遗传学; 基因组学; 生态学; 人工栽培;
D O I
10.13346/j.mycosystema.2013.04.001
中图分类号
S567.35 [];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冬虫夏草菌和蛹虫草菌是两种最著名的虫草菌。从分类学地位、分布、生活史及有性生殖类型、寄主范围、遗传多样性、分子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生态学、人工栽培及产品开发等方面对冬虫夏草菌和蛹虫草菌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577 / 597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57 条
[1]   蛹虫草的人工培育历程 [J].
付彦凯 ;
冷云伟 ;
曹文化 .
北方园艺, 2012, (04) :178-182
[2]   蛹虫草无性孢子的交配型基因类型的分子鉴定 [J].
谭琦 ;
蔡涛 ;
汪虹 ;
魏静 ;
冯爱萍 ;
林楠 ;
鲍大鹏 .
上海农业学报, 2011, 27 (03) :5-8
[3]   冬虫夏草RAPD多态性分析 [J].
钱敏 ;
曾纬 ;
张德利 .
时珍国医国药, 2011, 22 (07) :1738-1739
[4]   中国六种重要药用真菌名称的说明 [J].
戴玉成 ;
李玉 .
菌物学报, 2011, 30 (04) :515-518
[5]   甘肃省冬虫夏草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J].
朱子雄 ;
谢放 ;
张楠 .
菌物学报, 2011, 30 (03) :501-507
[6]   甘肃省冬虫夏草菌的RAPD和ITS序列分析 [J].
谢放 ;
朱子雄 ;
陈京津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1, 23 (03) :219-222+229
[7]   虫草素的研究开发现状与思考 [J].
杨涛 ;
董彩虹 .
菌物学报, 2011, 30 (02) :180-190
[8]   交配型基因作为分子标记鉴定蛹虫草退化菌株的核相初步研究 [J].
汪虹 ;
魏静 ;
林楠 ;
冯爱萍 ;
陈明杰 ;
鲍大鹏 .
食用菌学报, 2010, 17 (04) :1-4
[9]   蛹虫草无性型蛹草拟青霉的电泳核型分析 [J].
汪小艳 ;
荣跃文 ;
徐莉 ;
章能胜 ;
李春如 ;
樊美珍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0, 37 (04) :716-719
[10]   蛹虫草退化菌株的特征研究 [J].
林清泉 ;
丘雪红 ;
郑壮丽 ;
谢翠红 ;
许再福 ;
韩日畴 .
菌物学报, 2010, (05) :670-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