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不同乙醇提取工艺对山豆根急性毒性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孙蓉
[1
]
李素君
[2
]
李晓宇
[2
]
机构:
[1]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2] 山东中医药大学
来源:
关键词:
山豆根;
乙醇提取工艺;
急性毒性;
D O I:
10.13422/j.cnki.syfjx.2010.17.022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乙醇提取工艺对山豆根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山豆根乙醇热回流和渗漉提取液,采用经典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急性毒性比较研究,记录其毒性症状谱、累积死亡数和小鼠体重变化,用Bliss法分别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可信度。结果:小鼠口服山豆根乙醇热回流液和渗漉液的LD50和95%可信限分别是27.135(24.869~29.622 g·kg-1)和13.399(12.016~14.899 g·kg-1),分别相当于人日用量的316.6倍和156.3倍,主要毒性症状谱为多动、烦躁、间歇性抽搐、呼吸急促等,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成活动物体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差异,药后7 d差异消失。结论:山豆根乙醇渗漉液的毒性大于热回流液,说明乙醇提取温度和浓度是影响山豆根急性毒性结果表达的关键因素,尤以温度为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196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