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乙型肝炎免疫的临床分析

被引:5
作者
王晓燕
金春华
杨瑞华
机构
[1]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科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模式; 乙型肝炎疫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5.7 [小儿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的检出情况,探讨是否需要加强免疫和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方法以健康体检的590例儿童为观察对象,进行病史采集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共检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模式8种。随年龄增长抗-HBs阳性率逐渐下降(P<0.001);已进行加强免疫的儿童抗-HBs阳性率高于未加强者(P<0.001)。父母双方或单方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儿童感染率显著高于父母双方均阴性者(P<0.001);母亲健康时,父亲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儿童的感染率高于父亲健康者(P<0.05),OR=5.363,95%CI(1.331~21.603)。随抗-HBs水平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未提高(P>0.05)。结论乙型肝炎疫苗具有持久的保护效果。初次免疫后和高危群体建议适时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6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乙肝五项及其32种组合模式.[M].王德林著;.科学普及出版社.2003,
[2]  
Long-term protection provided by hepatitis B vaccine and need for booster dose: A meta-analysis.[J].Jalal Poorolajal;Mahmood Mahmoodi;Reza Majdzadeh;Siavosh Nasseri-Moghaddam;AliAkbar Haghdoost;Akbar Fotouhi.Vaccine.2009, 3
[3]   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失败的原因与对策 [J].
赵隽 ;
邱申熊 ;
杨李 ;
陈良 ;
顾士民 ;
石磊 .
中国临床医生, 2013, (04) :58-60
[4]   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 [J].
李伟 ;
邱申熊 ;
须美燕 .
中国临床医生, 2012, (12) :21-23
[5]   乙型肝炎病毒生物标志物检测的研究进展 [J].
何宗忠 ;
裘宇容 .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9, 1 (02) :135-140
[6]  
加强乙型肝炎防治.[J].庄辉;.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 03
[7]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和阻断研究现状 [J].
刘寿荣 .
中国医刊, 2009, 44 (06) :12-13
[8]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免疫后12年的抗体持久性研究 [J].
翟如芳 ;
邢秀生 ;
王海娇 ;
光明 ;
安建会 ;
常少英 ;
李太生 .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08, 14 (06) :521-523
[9]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20年的效果研究 [J].
王继杰 ;
文中兰 ;
陈子君 ;
颜天强 ;
肖正安 ;
张勇 .
实用预防医学, 2008, (06) :1831-1833
[10]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研究进展 [J].
刘学恩 ;
庄辉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8,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