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稻共作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章家恩 [1 ]
许荣宝 [1 ]
全国明 [1 ,2 ]
徐华勤 [1 ]
秦钟 [1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2]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建筑、环境与食品工程学院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鸭稻共作; 稻田; 土壤微生物; 功能多样; BIOLOG;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鸭稻共作起源于我国传统的稻田养鸭,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农业技术,许多研究表明该模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为了进一步探讨鸭稻共作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于2005年在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进行了田间试验,共设计鸭稻区、浑水区、清水区和常规区4个处理,采用平板培养法和BIOLOG技术研究了其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动态及功能多样性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鸭稻共作能够增加水稻生长中后期稻田土壤可培养的微生物总数以及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与常规区相比,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放线菌在抽穗期、成熟期的差异显著,真菌数量在乳熟期、成熟期的差异显著。BIOLOG分析显示,与清水区相比,稻田放鸭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能力和整体代谢活性,显著增加水稻抽穗期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说明鸭稻共作系统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代谢活性和功能多样性的提高均具有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长期施肥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J].
徐华勤 ;
肖润林 ;
邹冬生 ;
宋同清 ;
罗文 ;
李盛华 .
生态学报, 2007, (08) :3355-3361
[2]   不同施肥处理与地膜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J].
侯晓杰 ;
汪景宽 ;
李世朋 .
生态学报, 2007, (02) :655-661
[3]   稻鸭共作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的影响 [J].
甄若宏 ;
王强盛 ;
张卫建 ;
卞新民 ;
沈晓昆 ;
李元喜 .
生态学报, 2006, (09) :3060-3065
[4]   稻鸭共作有机农业模式的能值评估 [J].
席运官 ;
钦佩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2) :237-242
[5]   长期稻鸭共作对稻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J].
魏守辉 ;
强胜 ;
马波 ;
韦继光 ;
陈建卫 ;
吴建强 ;
谢桐洲 ;
沈晓昆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1) :9-16
[6]   稻鸭共生对稻田水生动物群落的影响 [J].
曹凑贵 ;
汪金平 ;
邓环 .
生态学报, 2005, (10) :2644-2649
[7]   稻鸭共育复合系统对水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J].
禹盛苗 ;
欧阳由男 ;
张秋英 ;
彭钢 ;
许德海 ;
金千瑜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7) :1252-1256
[8]   免耕稻鸭复合系统生态学特性研究——Ⅱ.土壤生物学特性 [J].
甘德欣 ;
黄璜 ;
蒋廷杰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35-38
[9]   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养分吸收和稻田土壤微生物生态特性的影响 [J].
张奇春 ;
王光火 ;
方斌 .
土壤学报, 2005, (01) :116-121
[10]   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J].
郑华 ;
欧阳志云 ;
王效科 ;
方治国 ;
赵同谦 ;
苗鸿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1) :2019-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