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进展

被引:124
作者
陈红汉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石油系 湖北武汉
关键词
油气成藏年代学; 流体包裹体; 自生钾长石; Ar-Ar定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总结了国内外主要油气成藏定年技术和方法,并对其优、缺点做出了评述,认为油气成藏年龄确定已由过去的地质间接确定方法为主,发展到今天多种放射性同位素直接测年的新阶段;其中,在配备电子倍增器和UV激光纯化系统的高灵敏度质谱仪上,开展流体包裹体与自生钾长石Ar-Ar定年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微区、微量和多期次油气充注精确定年,对叠合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建模和次生油气藏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指出,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不仅需要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而且需要发展更加具有代表性的成岩矿物定年和多种定年结果相互验证,为正确揭示不同盆地油气成藏年龄提供可靠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方解石脉ESR定年信号和测量条件的研究 [J].
贾丽 ;
鲍继飞 ;
尹功明 ;
刘静伟 ;
李建平 .
地震地质, 2006, (04) :668-674
[2]   龙虎山丹霞地貌区河流阶地地貌面的热释光测年研究 [J].
姜勇彪 ;
郭福生 ;
刘林清 ;
彭花明 .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 (03) :225-228
[3]   哈得逊油田成藏研究 [J].
米敬奎 ;
张水昌 ;
涂建琪 ;
李新虎 .
地球化学, 2006, (04) :405-412
[4]   用储层油气包裹体岩相学确定油气成藏期次——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油田为例 [J].
李荣西 ;
席胜利 ;
邸领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2) :194-199+217
[5]   东营凹陷牛庄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微观充注机理 [J].
郝雪峰 ;
陈红汉 ;
高秋丽 ;
宋国奇 .
地球科学, 2006, (02) :182-190
[6]   新一代Ar-Ar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趋势: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Ar-Ar实验室为例 [J].
邱华宁 .
地球化学, 2006, (02) :133-140
[7]   沉积盆地流体包裹体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欧光习 ;
李林强 ;
孙玉梅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6, (01) :1-11
[8]   核分析新技术:Alpha反冲径迹热年代学 [J].
高绍凯 ;
袁万明 ;
董金泉 ;
保增宽 .
地质通报, 2005, (Z1) :158-164
[9]   油气成藏期探讨 [J].
李明诚 ;
单秀琴 ;
马成华 ;
胡国艺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05) :129-133
[10]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成藏年代学特征 [J].
杨克明 ;
叶军 ;
吕正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2) :208-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