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与区域视角的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框架

被引:91
作者
李双成
王珏
朱文博
张津
刘娅
高阳
王阳
李琰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 空间与区域视角; 研究范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回顾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历程可以发现,研究范式正在从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研究范式转向。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更加重视时空异质性、更加关注流动性与区域效应,更加强调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作用。在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服务─人类收益与福祉级联框架中,地理学的主要分支都可以找到自身的研究议题。在此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不仅可以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提供学科支撑,同时可以丰富和拓展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本文在评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历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地理学参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逻辑必然性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了推进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地理化"转向,我们提议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并初步描绘了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的学科框架,包括定义、研究范畴、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议题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628 / 163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研究进展及地理学研究议题 [J].
李双成 ;
张才玉 ;
刘金龙 ;
朱文博 ;
马程 ;
王珏 .
地理研究, 2013, 32 (08) :1379-1390
[2]   当代科学和社会视角下的地理学 [J].
蔡运龙 .
自然杂志, 2013, 35 (01) :30-39
[3]   人文地理学空间思想的几次重大转折 [J].
叶超 .
人文地理, 2012, 27 (05) :1-5+61
[4]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动态及地理学研究范式 [J].
李双成 ;
刘金龙 ;
张才玉 ;
赵志强 .
地理学报, 2011, 66 (12) :1618-1630
[5]   基于人类需求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J].
张彪 ;
谢高地 ;
肖玉 ;
伦飞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6) :64-67
[6]   我国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多样化问题 [J].
汤茂林 .
地理研究, 2009, 28 (04) :865-882
[7]   中国主要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安全 [J].
傅伯杰 ;
周国逸 ;
白永飞 ;
宋长春 ;
刘纪远 ;
张惠远 ;
吕一河 ;
郑华 ;
谢高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6) :571-576
[8]   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李文华 ;
张彪 ;
谢高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1) :1-10
[9]   地理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地理学期刊主编笔谈 [J].
刘昌明 ;
郑度 ;
陆大道 ;
刘纪远 ;
李秀彬 ;
陈述彭 ;
施雅风 ;
程国栋 ;
夏训诚 ;
王涛 ;
成升魁 ;
钟祥浩 ;
唐川 ;
邵明安 ;
黄文房 ;
朱颜明 ;
孙立汉 ;
许自策 .
地理学报, 2005, (04) :531-545
[10]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 [J].
谢高地 ;
鲁春霞 ;
冷允法 ;
郑度 ;
李双成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189-196